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栖热菌是地热高温菌的典型代表,是高温生物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重点菌群,与水热环境关系密切,呈世界性分布,除各地地热温泉外,人工水热环境如热水管道及自热的堆肥,海底火山门附近都曾分离到栖热菌株,栖热菌的应用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产自栖热菌的Taq酶应用于PCR反应,带来分子生物学的巨大发展。云南水热活动区数量为全国第一,其中腾冲又居云南之首,而且它是中国大陆上唯一的火山地热区。全县有95个水热显示区,活动强度高,其中蕴含的微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普鲁兰酶(Pulullanase)是淀粉酶的一种,能专一性的水解曲霉多糖(Pullulan),淀粉,支链淀粉和相应的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键的一种脱枝酶(Abdullab et al, 1960)。普鲁兰酶既能分解支链淀粉产生还原糖,也能水解普鲁兰多糖产生还原糖,在淀粉深加工、啤酒酿造等多种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发现很多种微生物都能分解支链淀粉产生普鲁兰酶,如芽孢菌、产气气杆菌、放线菌、栖热菌等。工业应用的普鲁兰酶多是由芽孢菌等微生物产生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丹麦的NOVO公司得到的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普鲁兰酶具有广泛的应用。栖热菌普鲁兰酶的研究只处于起步状态,只有国外少数科研机构进行过初步的研究,筛选得到的栖热菌菌株普鲁兰酶活力并不高,只有1u/ml左右,很难应用于工业生产。国内对普鲁兰酶的研究只局限于江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江苏生物研究所等少数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只局限于筛选高活力菌株,对所得到的菌株进行诱导、诱变,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等方面。筛选得到的菌株只有芽孢菌,产气气杆菌等,到目前酶的活力还比较低,最高检测到的活力只有8.8u/ml,工业应用前景还很渺茫。 本研究从云南高温热泉中筛选得到60株非芽孢菌菌株,对这些菌株产普鲁兰酶性状进行了筛选,分别检测了各菌株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活性,得到了一株普鲁兰酶初始酶活力比较高的菌株WQBGR2-3,初始酶活力达到0.069u/ml,该菌株WQBGR2-3为产红色色素、非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在平板上能形成圆形、边缘平整、半透时,长杆状单一分布或者形成链状,无鞭毛,没有运动性。针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包括淀粉水解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等35个指标,根据对细菌WQBGR2-3的形态观察和生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