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山湖是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地之一,兼具重要的生态、渔业、航道等功能。淀山湖的渔业发展历经坎坷,近年来,淀山湖水生生物种类逐步下降,传统经济鱼种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05年开展增值放流以来,在提高渔民收入,促进水域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湖区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衰退、过度捕捞、水质下降等。本文借助上海市内陆水域鱼类增殖放流和效果评价项目和淀山湖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通过持续的调查数据,对淀山湖野生的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种群密度进行系统的研究;运用长度频率法估算优势种—刀鲚的生长、死亡参数;通过繁殖生物学数据对优势种—光泽黄颡鱼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淀山湖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渔业资源利用提供战略支持。通过大型拖网对淀山湖野生鱼类的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捕获了15种野生鱼类,主要优势鱼类刀鲚、细鳞斜颌鲴、太湖新银鱼、间下鱵、斑条鱊和鲹条。野生鱼类密度是0.82ind/m2,4.64g/m2。淀山湖野生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669,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73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247。主要优势鱼类的生长个体都比较小,细鳞斜颌鲴、太湖新银鱼和鲹呈等速生长,刀鲚和斑条鱊呈异速生长。通过合理调控湖泊鱼类群落结构合理持续利用野生鱼类,有利于提高湖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调查获得的刀鲚生物学数据,利用ELEFAN技术估算了刀鲚的生长和死亡参数。结果表明,淀山湖刀鲚的生长参数L∞、K、t0分别为35.7cm、0.54、-0.48。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1.1。用Pauly经验计算公式计算的自然死亡系数M=0.94,以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的总死亡系数为F=2.12,当前开发率为0.55。开捕体长为LC=11.25cm,通过补充产量分析,当前开捕已达达到最大产量,要使得刀鲚得到合理利用,应增加开捕体长。对2011年8月至2011年7月淀山湖拖网采样的740尾光泽黄颡鱼中随机样133尾进行生物学研究,主要是从体长分布、体重分布、体长与鱼体重的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性腺指数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长范围为4.7cm16cm,优势组为8cm12cm;体重范围为1.3g28.4g,优势组为5g15g;(2)雌雄平均体长为10.93cm和11.37cm,雌雄平均体重为15.1g和15.88g;(3)光泽黄颡鱼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R2=0.8418,(N=96),R2=0.8690,(N=37),经过协方差分析,雌雄淀山湖光泽黄颡鱼体长与体重关系有显著性差异(F=5.57,P=0.02<0.05)。(4)经Peason相关分析检验,雌、雄刀鲚的性腺重量与体长,体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且雌雄刀鲚的性腺重量随全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5)雌雄性比为2.6:1,经χ2检验不符合1:1比例;(6)光泽黄颡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为8.6cm,体重6.9g,性腺重0.039g;雄性为9.4cm,体重8.9g,性腺重0.05g。(7)经惠-曼特尼检验,雌雄性腺指数具有差异性,雌性性腺指数大于雄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大于未成熟个体,性未成熟的个体性腺指数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却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