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上以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呼吸衰竭。虽然临床上虽然采用了原发病、抗炎和机械通气治疗等方法治疗ARDS,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PaO2/FiO2能充分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不仅依据动脉血氧分压,而应该结合吸入氧浓度,即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mmHg)/吸入氧浓度)。正常氧合指数≥300,如<300,即说明患者肺的交换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氧合指数因与肺内分流(Qsp/Qt)的相关性不错,所以临床应用甚广。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虽然在临床上运用最多,时间最久,但对其的疗效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它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0世纪80年代不少临床研究显示,在ARDS早期,应用短疗程(1-3d)大剂量激素(泼尼松等于或大于2g/d)对逆转肺损伤,缩短ARDS病程或减少病死率无效,而且可能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病死率增加。但对脂肪栓塞、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所致的ARDS,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被证实是有效的。在ARDS早期短疗程(7-14d)应用小剂量激素[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可改善预后,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是不能降低远期病死率,且有可能增加神经、肌肉损害的发生率。在ARBS中、晚期应用短疗程(7-14d)、小剂量激素[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能改善临症状、体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并且不会引起感染的扩散。循证医学是近几年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的核心方法。Meta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搜集发表或未发表的某一类具有可比性的文献,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具有不同设计方法和不同病例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得氧合指数和病死率变化进行Meta分析,以期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给予确定。方法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氢化考的松、强的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对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检索,对最新的期刊进行手工检索;并结合手工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严格筛选,最后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O篇,并通过Meta分析揭示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功能(PaO2/F1O2)和病死率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中文文献中检索出了43篇糖皮质激素治疗ARDS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为述评或论著,有关ARDS疗效的论著5篇。从Pubmed中共检索出24篇糖皮质激素治疗ARDS的文章,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论文中,其中有关ARDS疗效的论著有5篇。两者合计共10篇文章可供分析。查出文献中病例纳入或排除标准:中文文献中的5篇论著中有4篇有诊断标准,如1988年中国ARDS诊断标准或1995年中国ARDS分期诊断标准;1篇文章没有说明具体的诊断标准。Pubmed网站上查出5篇论著中有5篇文章均有诊断标准,即1994年欧美ARDS评审会对ALI制订的诊断标准。10篇文献中收集ARDS患者资料702份,其中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63例患者,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39例患者,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死亡122例,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死亡173例。经同质性检验,本次研究应当采用随即效应模型分析。10篇文献合并OR值为0.53,95%CI为0.38-0.47;对氧合指数进行分析的文献满足标准的6篇文献中收集ARDS患者资料547份,其中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21例患者,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26例患者。经同质性检验,本次研究应当采用随即效应模型分析。6篇文献合并95%CI为-11.53[-56.38,33.32],P>0.05。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并未得到不同的结果。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明显地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但其并不能够明显地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指数,因此,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呼吸支持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