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作为历史的承担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历史向后世发声之责。思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向后人展示过往种种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交流。思想作为历史的改革者,向后人展示过往的沧海桑田。而易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演变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兴、胜、衰、败之道。《周易要义》作为魏了翁的著作之一,对其研究意义非同寻常。本文以《周易要义》作为切入点,以其蕴含的科学思想为对象,通过对天文学科学思想分析、易学科学思想分析以及儒学科学思想分析,从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魏了翁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简单介绍魏了翁生平,使之对其有简单认知,并对《周易要义》的写作背景进行简要分析。从而,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周易要义》,便于进一步分析、探讨。第二,主要阐述了天文学科学思想,其中包括时空观之科学思想分析、命运观之科学思想分析,以及“天人关系”科学思想分析。而从天文学角度对易学科学思想进行分析,是古时部分学者用来解答易学思想的重要角度之一,加之传统社会将天文与人文看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天文学科学思想在《周易要义》中充当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第三,主要阐述易学科学思想,其中包括《周易要义》体例分析、卦德科学思想等分析。《周易要义》的体例不同于以往易学书籍体例之处,在于其汇集百家之言,打破以往既定的易学书籍排列顺序,不拘泥于一格。卦德是引领易学科学思想的主线之一,在这一点上,《周易要义》同其他书籍一样,将卦德摆在突出位置。同时,乾之卦德已经不再单指元、亨、利、贞,还指与之相对应的人之品格以及其他传统思想因素。第四,主要阐述儒学科学思想,主要由“道器观”与“体用观”两方面组成。“道器观”主要讲述魏了翁如何看待“道”、“器”分离前后的种种变化,而“体用观”主要是指以魏了翁在内的南宋儒生是如何想将部分儒学思想付诸于实践,继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伦理秩序。也正是基于此,两宋时期的儒学即新儒学的地位慢慢开始建立,最终借助于时间,成为了官方文化。但是儒学并不等于主流文化,也不等于唯一的文化形式。之所以说儒学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一是因为当时研习儒家思想的门人多,二是因为部分儒学思想是科举制的考试科目,三是因为在被封建统治者的广大核心控制区内,儒家思想的代表人孔子与孟子,即使在普通的民众心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周易要义》中蕴含的科学思想仅能代表魏了翁个人,绝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