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兰·巴特(1915-1980)是20世纪50~70年代法国结构、后结构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涉猎符号学、叙事学、摄影服饰等多个领域,其中他的文本理论对法国当代文坛和国际学术界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巴特在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自身研究的“文本”阶段,文本概念是巴特在这一阶段着力阐释的一个理论术语,其内涵主要包括从“作品”到“文本”、互文性、文本的愉悦及阅读符码。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具有反权威、反传统的倾向,颠覆了作者与作品的中心地位,创建了一个追求差异性、互涉性和游戏性的文本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特的文本理论远涉重洋,经历了“理论旅行”的四个阶段理论源发、横向穿越、接受态度和理论变异,最终被移植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经过在中国的30多年译介与传播,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和批评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巴特文本理论产生和传播的西方语境,具体阐述了巴特文本理论的内涵,即“作品”到“文本”的转变、互文观、文本的愉悦以及阅读符码。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巴特文本理论中国化的背景和传播过程,其文本理论传入中国时,中国社会掀起了“方法论”热潮,同时各种西方理论在这一时期涌入中国,造成了杂语共生的局面,因而巴特文本理论在这种语境下传入中国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异变现象。其文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大致可以划分为接受时期和消化创新时期。第四部分主要探究巴特文本理论中国化历程中的“异变”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异变现象的表现类型是误读和泛化,误读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歧义、译名的含混,泛化主要体现在“互文”概念的使用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实践中。异变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理论旅行的必然结果,译介主体的导向作用,以及汉语思维与书写传统的影响。第五部分阐述巴特文本理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文学阅读方式的影响,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激活中国古代文论资源、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思维建构,以及提供西方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策略。巴特文本理论的中国化研究旨在探寻中西文论对话的可能性,同时为构建中国当代文本策略提供经验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