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活动,时至明代,植树活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它不仅具备平常的生产和生活意义,还承载有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职责。在明人看来,北部边防沿线和主要防区广泛栽植树木,可以有效阻挡蒙古骑兵南下、保护内地。因此,从皇帝、枢臣到将领军士,大都重视植树活动。
本文的研究既关照到明初作为救荒手段的植树,又重点从明代北边防御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考察明代北方的植树与北边防御体制的构建及其运行情况(昌镇虽以守陵为重任,但同样长期被纳入北边防御体制)。
第一章主要讲述以备荒为目的的植树活动。“救荒”是历代统治者保民、立国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出身农民的朱元璋对救荒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更是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十分重视并积极倡导备荒植树,在树种选择和政令颁布上均煞费苦心。备荒植树政策在朱元璋之后虽有延续,但渐渐被人忘记。
第二章主要论述以护陵为目的的植树活动。植树与养护是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区植树传统久远,它以推崇皇权,加强统治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陵区的规划、树木的种植与养护等。由于明代昌平天寿山皇家陵区又恰位于国防第一线,陵区植树又多了一重防御的职能。
第三章主要论述以防边为目的的植树活动。以植树造林来加强边疆防御的思想早已有之,明弘治时期,朝廷大臣结合本朝实际相继提出植树防边思想并付诸实施。以防边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在嘉靖、隆庆时期达到高潮。终明之世,北方蒙古族长期被认为是明朝政府的心腹大患,即便在俺答封贡之后,植树防守思想也长期存在,直到明末才被淡化。
明代华北地区的植树活动担负着救荒、护陵和防边等多重职能,并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也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生活行为。通过对明代华北地区植树活动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明王朝的治乱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