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CTV类化合物和穴番类化合物同属于芳环类超分子化合物,能通过氢键、疏水、π-π及包合等作用和中性小分子形成包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本章简要综述了CTV类化合物和穴番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分子识别功能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以香草醛为原料,分别与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和溴代正丙烷反应,所得产物再用硼氢化钠还原成藜芦醇,最后用三聚缩合反应法合成了2,3,7,8,12,13-六甲氧基-10,15-二氢-三苯环壬烷(CTV),2,7,12-三乙氧基-3,8,13-三甲氧基-10,15-二氢-三苯环壬烷(含乙氧基CTV),2,7,12-三丙氧基-3,8,13-三甲氧基-10,15-二氢-三苯环壬烷(含丙氧基CTV)三种CTV类化合物,将三种CTV类化合物分别用无水三氯化铝进行去甲基化反应,生成2,7,12-三羟基-3,8,13-三甲氧基-10,15-二氢-三苯环壬烷(含羟基CTV),并比较它们的产率,分别为78%,55%,10%,结果表明用CTV做原料去甲基化生成含羟基CTV的产率最高。用核磁和红外光谱对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特征。第三章以香草醛为原料,无水乙醇作溶剂和1,3-二溴丙烷反应生成1,3-二(4-甲酰-2-甲氧基苯基)丙烷,再用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生成1,3-二溴丙烷反应生成1,3-二(4-羟甲基-2-甲氧基苯基)丙烷,最后在高度稀释的酸性催化条件下用二次三聚缩合反应合成了穴番-E,产物通过硅胶柱分离纯化后用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紫外和荧光基本特征,筛选出了适用于穴番-E对小分子识别研究的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腈溶剂,在这些溶剂中穴番-E有良好的溶解性,光谱信号明显。第四章采用紫外、荧光光谱法分别在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腈溶剂中研究了穴番-E与中性小分子CH2Cl2、CHCl3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溶剂中穴番-E对三氯甲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形成了1:1包合的主客体包合物,采用双倒数曲线和非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了包合常数。在乙酸乙酯中穴番-E对三氯甲烷的包合效果最好,其次是二氧六环和乙腈,说明溶剂对穴番-E的包合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计算机模拟分子力学和空间匹配原则进一步证实穴番-E和三氯甲烷能形成稳定的主客体包合物。研究还发现,穴番-E和二氯甲烷的作用很弱,非线性拟合方法计算所得包合常数表明,穴番-E和二氯甲烷有微弱的包合作用,可能是由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较小,与穴番-E的空腔在尺寸上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