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关心儒家文化与科技的关系问题,集中反映在近年来对所谓李约瑟难题的求解热潮。主导的观点是,儒家文化不利于、甚至阻碍现代科技的发展,认为中国无科学。这一问题的继续追问,演变出中国没有古代科学,儒家文化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深入挖掘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认为儒家文化与科技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孔子、朱熹的科技伦理思想。孔子的自然观及其伦理思想和致思趋向左右着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基本方向。朱熹继承和发展孔子以来儒家关于知识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并提出格物致知,从而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道德价值的观念。朱熹理学是宋代儒学发展的最高成就,而这一时期的科学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技展的高峰;虽然他没有阐明科学与道德之间的真正关系,但他关于格自然之物具有道德价值的科技伦理思想是有意义的。第二,儒学化的科学家。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汉有张衡,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在宋则有沈括。《四库全书总目》谓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其究心;《宋史》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沟非溢美。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正当欧洲学术堕落时代,而我国乃有沈括其人,潜心研究科学,亦足为中国学术史增光。第三,儒学化的科技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基础,而在儒家文化占主流的背景下,大多数科学家的知识基础甚至一些专业基础最初都是从儒家经典中获得的,因为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第四,儒学化的科研动机。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流中,大都处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之中,儒家文化是他们心灵、思想、学识、情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而影响他们的科学研究。这种影响,也表现为儒家的价值观对科学研究动机的影响。古代科学家研究科技的动机大致有二:其一,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其二,出于“仁”、“孝”之德。从根本上说,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动机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就是为了落实儒家的民本思想;出于“仁”、“孝”之德,就是实践儒家的仁爱理念,因此,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动机最终都源自儒家的价值观。第五,儒学化的科技特征。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也明显地具有儒学的特征。表现为古代科技知识的伦理化;历算学的工具化;古代科技著作的经学化等。第六,儒家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对科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着大多数科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影响科学研究的动机、科学研究的方法等,更为重要的是,儒家的自然观以及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对古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周易》科学技术思想之特点及其对《九章算术》的影响;“加一倍法”与“二进制”的契合。通过以上对儒家文化与古代科技的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与科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应当说,儒家文化经过重新诠释和发展,对于今天的科技发展同样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