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绍兴自古就是鱼米之乡,食品资源丰富,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整体规模较大,尤其绍兴黄酒更是享誉全球。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绍兴也饱受食品安全的困扰,普遍存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自检能力较弱,专业性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等四大方面。因此,如何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对食品安全监管也经历了从行政干预到分段监管,再到统一协调、分段治理三个阶段,且正进一步向着职能整合的大部制方向发展。目前,绍兴对食品这一传统产业生产安全监管主要采用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的模式,不断落实企业生产安全主体责任。虽然近年来各职能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但一些问题仍存在并长期困扰执法机构。如对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手段单一,缺少长远规划;检验检测技术力量薄弱,缺少风险预警;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食品检测实战经验;面对情况日益复杂,缺少相应法律解释等。可以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一是继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监管;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有效控制食源风险实现长效监管;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构筑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四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探索建立企业黑名单和市场退出机制;五是加强食品生产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