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成人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体内各种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体内脂肪增加到一定量将会导致肥胖性综合征疾病的发生,骨矿物质的减少则将导致骨质疏松症,若肾脏的功能减弱将导致人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的失调,会出现水肿等现象,使体内水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对身体成分进行检测试是人体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体成分的构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民族、体育锻炼程度及生长发育、营养和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研究大连地区成人身体成分,旨在探讨大连地区成人身体成分的状况、特点及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其健康指导、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同时积累中国北方地区成人身体成分资料。材料与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长期居住在大连地区的汉族成人共计1059名。其中男性412名,年龄在18~77岁之间,平均年龄40.8±13.2岁;女性647名,年龄在19~80岁之间,平均年龄38.9±12.0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组,男、女性各分5组。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身高,采用日本TANITA公司的MC-180型身体成分分析仪,检测项目包括体重(Weight,kg)、体脂肪量(fat mass,FM,kg)、除脂体重(fatfree mass,FFM,kg)、体脂率(Percent Body Fat,PBF,%)、骨量(Bone mass,BM,kg)、肌肉量(Muscle Mass,MM,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身体水分量(Total Body Water,TBW,L)、体内水分比率(Percent Body Water,PBW,%)、细胞内外液量(Extracellular Water,ECW,L)、细胞内液量(Intracellular Water,ICW,L)、细胞外液率(ECW/TBW,%)、内脏脂肪等级(Visceral Fat Rating)及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 Rate,BMR,kcal)。采用PBF和BMI两种方法判定超重及肥胖。部分项目与北京、福州、湛江、通辽地区做了比较。用Excel系统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均值间比较用u检验,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平均值和标准差:大连地区总人群男性和女性身高为174.0±6.2和162.2±5.6,体重为77.6±12.9和60.5±9.1,BMI为25.6±3.7和23.0±3.3,体脂肪量为18.7±7.2和19.5±6.5,体脂肪率为23.3±5.7和31.5±6.0,除脂体重为58.9±6.8和41.0±3.6,肌肉量为55.9±6.5和38.5±3.3,骨量为3.1±0.3和2.4±0.3,身体水分量为39.6±5.3和29.3±3.3,体内水分比率为51.6±5.3和48.8±3.3,细胞內液量为23.8±3.9和17.2±1.9,细胞外液量为15.7±1.6和12.1±1.6,细胞外液率为39.9±2.3和41.3±2.1,内脏脂肪等级为11.4±4.2和5.5±3.1,基础代谢率1662.5±221.8和228.5±120.7。2.生长曲线:身高和体内水分比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均呈下降趋势,并且男性明显大于女性,曲线无交叉现象。体重男性在30~39岁年组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而女性则随年龄增长呈持续性增长趋势,但男性在各年龄组均重于女性,曲线无交叉现象。BMI男性在30~39岁年龄组达峰值,之后略呈下降趋势;女性则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在60岁以上年龄组大于男性,使曲线出现交叉。体脂肪量女性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并且在40~49岁年组后增加显著;男性呈波浪型在30~39岁年龄组达峰值,并大于女性,在40~49岁年龄组至低谷后又略呈升高趋势,但明显低于女性。体脂肪率和细胞外液率男女性曲线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女性大于男性,曲线无交叉现象。除脂体重、肌肉量、骨量、身体水分量、细胞内液量和细胞外液量的曲线形状基本相同,男性在30~39岁年龄组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女曲线平稳略呈升势,但男女性曲线均不交叉。内脏脂肪等级男女性曲线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大于女性。基础代谢率女性曲线平稳,男性在30~3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后呈明显下降趋势。3.性差:身高、体重除脂体重、肌肉量、骨量、身体水分量、体内水分比率、细胞内液量、细胞外液量、内脏脂肪等级和基础代谢率在全年龄组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并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而体脂肪率和细胞外液率在全年龄组为女性大于男性,并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BMI在20~59岁之间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并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只有60岁以上年龄组为女性大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脂肪量除30~39岁年龄组男性大于女性(无显著性,P>0.05)外,其他年龄组均为女性大于男性,并且在50岁以后年龄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4.地区差:体脂率大连地区男性在全年龄组均高于福州和通辽地区,仅在40~59岁年龄组低于湛江地区;女性在60岁以上年龄组均高于福州、湛江、通辽和北京地区,在20~59岁之间与福州和湛江地区基本一致,但明显低于北京地区,在20~39岁之间又明显高于通辽地区。BMI大连地区男性在全年龄段均明显高于福州和通辽地区;女性更明显高于福州、通辽和北京地区。骨量大连地区男性明显低于湛江地区,但高于福州地区;女性也明显低于湛江地区,但在20~49岁之间略高于福州和北京地区,在50~60岁以上年龄段明显高于上述地区。5.超重和肥胖的分布情况:采用PBF方法判断,大连地区总人群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比率,男性分别为2.7%、40.0%、35.7%和21.6%,女性分别为4.3%、69.9%、19.2%和6.6%。采用BMI方法判断,大连地区总人群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比率,男性分别为1.9%、30.1%、42.5%和25.5%,女性分别为3.7%、62.9%、26.1%和7.3%。分别用PBF和BMI法判断消瘦、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男女性除在60岁以上年龄组无差异(P>0.05)外,其他年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大连地区总人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PBF法和BMI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大连地区男女性成人的身高、除脂体重、肌肉量、骨量、身体水分量及比率和基础代谢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体重、体脂肪量及率、内脏脂肪等级和细胞外液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呈明显增加趋势。2.身体成分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3.大连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女性随年龄增长显著。PBF和BMI法判断超重和肥胖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时要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高速公路网络越发完善,人们逐渐增强了对其安全性的关注。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逐渐增多,导致公路车流量逐渐增高,堵塞现象经常出现,尤其在节假日,影响出行,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物联网的智能识别和实时传输移动数据功能,为企业运维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更加规范和数字化管理现场的运维的路线和工作。利用同步在离
<正>2019年3月18日,作为教师代表,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近距离地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讲话。
文章叙述了桥梁病害的成因、桥梁加固的流程以及几种加固增强技术,即裂缝修补技术和加固增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