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春季开花、果壳薄、含油率高、抗病等特点,不仅是一种优良的育种种质,还具有较强的栽培价值,近年来得到科研和生产上的重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是最为敏感的土壤生物指标,显著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且对林木养分的吸收利用、土传病害的发生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攸县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比较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以期探究攸县油茶根际优势微生物类群,为攸县油茶土壤管理提供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发现攸县油茶根际土壤有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含量分别为0.18-9.96 mg/kg、350-480 mg/kg、70-159 mg/kg、254-373 mg/kg、29-73 mg/kg、4.9-57.9 mg/kg 和 549-1151 mg/kg,显著低于普通油茶根际土壤;pH为4.0-4.7,显著高于普通油茶根际土壤;土壤碱解氮、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43-166 mg/kg、10.5-14.7 g/kg和21%-32%与普通油茶根际土壤无显著差异;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碱解氮、全磷、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2.分析不同季节、地区攸县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细菌Sobs指数、Ace指数、Chao 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 1206-2238、1482-2778、1516-2802、7.3-8.5 和 0.9610-0.9922,季节和地域差异显著影响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真菌Sobs指数、Ace 指数、Chao 1 指数、Shannon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分别为 260-474、367-598、376-597、3.1-5.8和0.5587-0.9558。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对季节动态和地域差异无显著响应。3.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细菌主要由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不同季节攸县油茶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在纲水平、属水平、种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组成。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真菌在纲、属、种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有显著相关性,而这些相关性受到季节动态、根际/非根际和样地的影响。月均温是影响攸县油茶根际土壤细菌的重要因素,与细菌多样性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显著受到季节动态、地域差异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