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隋唐两朝设立的各种高层政治区,借用《禹贡》“九州制”(分块式)与“五服制”(圈层式)两种理论模型,来探讨隋唐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全文按照两种不同的格局,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下编包括第五至第七章。第一章研究的是隋、唐初期的行台尚书省,全面考述了各行台的基本状况,对史籍记载的疑点作了较深入的考察。第二章研究的是隋朝和唐初的总管府,以及唐代的都督府,重点探讨了都督府(总管府)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差异,对都督府的权力、级别、性质等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附录一”对每一个府均有考证)。第三章主要研究有关唐十道的问题,对唐十道的起源与性质、十道向十六部的分化、十道采访使的设置时间、十道的治所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第四章研究方镇,认为“方镇”之名早就存在,唐代的方镇也可指州;并且观察使不是方镇的基本使职;而唐代边疆的方镇体系,起源于高宗末年的经略使和镇守使,奠基于武则天时期的“诸军州大使”和“军大总管”,成型于景云二年的节度使,但真正完全确立是在开元九年。第五章研究以畿内为代表的核心区,指出隋唐一直并行一州小畿内与数州大畿内,但随着陪都的建立,会出现两个甚至多个畿内。本章第一节重点探讨了隋炀帝与武则天对畿内的改造。第二节指出盛唐采访使时期的京畿、都畿与诸道有别,不能称作“京畿道”与“都畿道”。第三节则阐述了唐后期畿内的变化。第六章着重探讨以并、益、荆、扬四府为代表的“战略枢纽区”,首先详述大都督府的情况,接着分析四府的发展过程,最后探讨四府的地位与影响。第七章则选取岭南道为例,探索边远区的状况。首先探讨如何从统府三分的格局,演变为岭南五管的局面;其次初步揭示出岭南“区域流官制”的情形;最后勾勒出岭南附贡州的简况。总而言之,隋唐时期不曾设置过正式的“高层行政区”,但存在几种不同的“高层政治区”,因为“高层政治区”可以因时、因地制宜管理地方,具有“高层行政区”所没有的灵活性,更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不但如此,通过“高层政治区”的有机配置,国家还可以由内而外地建构理想中的“圈层型”政治地理格局,以分别管理核心区、过渡区、战略枢纽区、缓冲区、边缘控御区等不同的功能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