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关键的一个内容即是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没有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就不会有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对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创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作为社会基层的社区强烈感受到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当前,伴随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日益发展,城市社区治理已经逐渐的从过去的政府大包大揽,变成了现在的社区自治。在城市社区治理之中,应当进行权力下放,政府演变为担任非主角角色,变成帮助社区更加高效的做到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角色。可是,因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坚持计划体制,使得社区生活里面,政府权力的管控行为变成了行政权运转的最重要方式,使得社区建设始终处在政府管控之下开展。立法规范所确定的社区自治权实际上成了摆设,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建设实际上是顶着自治的旗号开展的政府管理,并未做到实质上的社区自治。所以,实现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提升基层社区服务水平,要构建起多方参与、法律规范保障、社会协调的多元模式。本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属于理论性的介绍: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评述、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和个案社区的介绍。第二章分析了城市社区治理、社区法治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四章属于对现状的分析: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模式的变迁,从街居-单位制发展到社区自治制模式。结合实证调查的L社区,剖析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困境,既有法律问题又有行政问题,居民参与度普遍不足,社区的自治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阻碍了城市社区法治化的前进步伐。当然这也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如我国城市治理法治化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尚未形成法治化的观念等等。第四章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城市的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阐释现代社会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是形成“政府干预、社区自治、群众参加”为一体的社区治理形式。第三部分为第五章,是在对个案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提出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策略构想。包括在法律制度上要及时立改废不适用的法律法规,在社会治理结构上要构建合作共治的模式,在社区治理的体系中要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同时要健全城市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建立相关保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