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油田的盆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近几年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在研究区内发现侏罗系出油井点,试油试采产量较好,表现出较好的增储上产前景。侏罗系油藏分布特征不仅受到延安组各小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受三叠系末期古地貌的控制。因此,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精细刻画前侏罗系古地貌尤为重要。通过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侏罗系延安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及西北部。同时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延安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研究区目标层段由于古地貌的影响,整体河流方向具有很好的继承性,以东西向的甘陕河道为主。延10期本区气候开始变得湿润,河体有所扩大,但由于近物源沉积,所以仍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心滩等辫状河道标志相零星散布;延9期砂体仍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整体展布呈东西向,以甘陕、庆西及其它发育于斜坡带的支流河谷为主;进入延8油层组沉积期,本区水体进一步扩大,导致本区辫状分流河道发育;延7期本区沉积相已逐渐转变为网状河;延6期工区内已被普遍沼泽化,泛滥平原发育,在此背景下发育网状河;延4+5期水体开始缩小,网状河相发育。利用研究区延9+延10期地层厚度图、砂体厚度展布图、沉积相及延长组顶部古侵蚀面图等的综合研究手段,对研究区前侏罗纪古地貌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认为研究区古地貌可以划分为古河谷、谷坡、河漫台地及河谷洼地微隆起等几种古地貌单元,并分析了各个古地貌单元的特征。最后针对侏罗系油藏的特点,主要从油源、古地貌、油气运移通道、油藏类型、油气成藏模式以及储集体发育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侏罗系油藏的富集规律,结合生产、试油以及老井复查等资料优出选多个有利目标区,并提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