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志异》在我国古代文言短篇作品中,被称为“第一才子书”,是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对于蒲松龄的创作动机,历来的研究者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寄托孤愤之作。其依据主要是蒲松龄的生平经历以及《聊斋志异》中那些抨击科举黑暗的作品。
对于这种“寄托”说,本文认为还不足以准确完整地诠释蒲松龄作《聊斋》的心态。也许蒲松龄最初的创作动机的确是寄托孤愤、发泄郁结的,但到了后期,他已进入了一种相当自由的创作心态。也正因为这种自由的心态,《聊斋志异》才成为“自鸣天籁”之作。蒲松龄以这种自由的心态有意收集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并且保留着民间叙事的各种原貌。所以,读《聊斋志异》时,仅仅把它当着蒲松龄以落魄文人心态所作的“舒愤”之作,是远远不够的。《聊斋志异》更是蒲松龄精心收集、保护、拟作的民间叙事宝藏。
《聊斋志异》的素材有一大部分是直接从民间收集的,完全是来自民间口头叙事;另有一部分虽不是直接从民间得来,也是来自经过文人加工过的民间故事,即来自再生态的民间叙事。素材的来源决定了素材的民间叙事性。素材经过加工改造后成为故事。《聊斋志异》的故事与相关的民间故事类型有着极为相似的情节单元;《聊斋志异》故事的结构和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极强的民间审美情趣;故事中还反映了大量的民间信仰和民间意识,这一切体现了故事的民间叙事性。从叙事修辞的角度看来,《聊斋志异》的叙事视点主要采用民间故事中最具特色的“外视点”;语言层面上也采用民间叙事中常用的双关、谐音等修辞格,并且用了大量的民间典故。
透过《聊斋志异》,不仅能一般性地看到民间叙事对文人叙事的影响,更能看到蒲松龄在搜集保护民间叙事的过程中所做的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