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结合表面肌电技术和高速摄像技术,将两者结合引入网球发球技术左下肢在发球整个过程的研究,并结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网球发球下肢肌肉的用力情况,为改进教学和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为运动员因长期训练所带来的肌肉劳损提供一定的改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论文、文献和书籍进行整理,并使其作为理论依据;并采用专家访谈法了解所测动作的主要肌肉用力及选取;结合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仪和高速摄像仪对受试者网球发球技术左下肢动作肌肉放电情况进行描计,并运用相应的分析软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论:1.两种脚步发球方式中膝关节和髋关节在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的所需时间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关节角度达到最大缓冲和最大蹬伸时的角度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在髋关节缓冲幅度上并步发球和分步发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膝关节缓冲幅度中两种脚步方式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蹬伸阶段关节角度变化幅度中,膝关节和髋关节在两种脚步方式中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缓冲阶段两种发球脚步其开始放电顺序一样;在蹬伸阶段结束放电时间顺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放电持续时间上面缓冲阶段中两种脚步方式其持续放电时间大小顺序基本一致,而在蹬伸阶段两种脚步其持续放电时间大小顺序则存在一定的区别;在落地阶段中肌肉开始放电时间和结束放电时间顺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4.在缓冲阶段胫骨前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是主要用力肌肉;在蹬伸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直肌是主要用力肌肉;在落地阶段其肌肉用力差别不是很大,且用力最小的都是股直肌和胫骨前肌,但并步式发球中其半腱肌和股内侧肌用力较多,在分步式发球中则是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用力较多。5.在肌肉贡献率方面,缓冲阶段并步式发球中胫骨前肌贡献率最大,分步式发球中股内侧肌贡献率最大;蹬伸阶段两种脚步方式都是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贡献最大;在落地阶段并步式发球中半腱肌贡献率最大,在分步式发球中股外侧肌贡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