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6个甘肃牦牛、2个普通牛和1个犏牛群体的乳蛋白遗传多样性作了调查,以期探讨甘肃牦牛的群体遗传变异。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到2种α-La基因型(α-LaBB和AB)、6种β-Lg基因型(β-Lg AA、AB、AE、BB、BE和EE)和2种β-Cn基因型(β-Cn AA和AB)。用3个乳蛋白位点的Nei氏平均基因杂合度估计的群内遗传变异在天祝白牦牛中最小(H=0),夏河牦牛中最大(10.62%)。但与犏牛(19.65%)或普通牛(26.61%)相比,牦牛的群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少(平均为4.8%)。牦牛的群体内平均基因多样度HS=4.8%,群体间的基因多样度DST=0.44%,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8.4%,说明乳蛋白的变异只有8.4%来自群体间的差异,这表明甘肃牦牛无论在群体内、还是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都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其生产性能,除本品种选育外,需要引入其近缘种(如黄牛)的血液来丰富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