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进步和城镇化推进,历史街区一直是世界各国在城市更新中不可避免要进行探讨的话题。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中暴露出了物质空间过时与功能衰退等危机,但因为其本身在保持文化记忆的连续性、建筑与环境的多样性和美学等许多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便成为了需要保护和复兴的对象。然而历史街区的复兴又常被单纯地理解和操作为商业复兴,这也导致了历史街区在亟需保护留存和面临商业化开发的现状下陷入困境。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主流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许多城市更新的进程,城市以摆脱被认为是束缚的传统形式、大胆建设崭新的现代建筑与街区为荣,历史街区就被视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阻碍。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崛起并开始反思文脉延续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历史街区的价值被重新审视。新都市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西方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理论,回归城市作为人类聚落的本质属性,思考文化记忆、邻里环境、生活体验在城市面貌和功能不断革新的当下的意义,肯定历史街区继续进化的能力和组织架构意义。历史街区的复兴和城市中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各种复兴的举措都需要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文脉和环境中展开,不是单纯的修旧如旧,更不是仿古的假古董。如果想要保存和维护街区在历史时间轴上的文化多样性,就会和城市更新领域内的努力产生目标上的错位,只有把文化传统和场所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政治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历史街区的复兴才能真正被落实,而不是沦为博物馆式的展示品。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旧城改造中,许多历史街区也因过时衰退而在大拆大建的浪潮中被严重破坏。1986年国家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主张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些历史风貌或地方特色的街区进行保护,历史街区开始作为单体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一个重要保护层级被重视了起来。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主要有“文化-商业-居住再生”“文化-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商业-地产开发”三类典型的复兴模式,其共同点是基于历史文化底蕴,引入一定的商业投资,增加老街的活力,使其逐渐融入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商业化操作之后,历史街区走出了原本衰落的局面,却又暴露出同质化商业形式导致的街区形象雷同、低端商业业态破坏街区文化氛围、新功能开发下对原功能维持的轻视、复兴项目盲目推进或后续乏力等问题,最终让街区的复兴陷入了僵化或者异化的两难困境。商业背后存在的是现代主义崇尚的标准化、高速化、取代或重塑的逻辑,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建立起的对地方特色和传统文脉的重视也面临着被解构的危机。新都市主义在探索城市旧区过程中,认为城市中的街区应具有土地使用多样性、功能复合的特征,而非使用分区隔离式的规划,在如今常见自上而下的项目规划中,我们应该回归从前以个人和社区为基础的地方建设模式,对已建成环境采取渐进式的进化以保持历史街区中生活的延续性,这对于我们探寻历史街区复兴困境的解决之道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法国、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步入现代化进程,对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街区复兴问题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亦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或引以为戒之处。历史街区的复兴需要在现代与传统、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和地方特色中找到平衡点。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困境,结合理论和国际经验,我国历史街区在商业与文化交融中复兴的可能策略,主要在于:其一,在物质空间上进行环境设施的提升与文化资源的维护,保护真实历史文化遗存,正视资金需求和商业注入,合理业态布局预防过度开发,考虑小规模渐进的复兴模式;其二,在精神空间上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文化记忆的维系,使得街区内部改造与整体风貌营造相协调,历史街区复兴与城市更新相协调,以文化情境塑造街区文化氛围;其三,在社会空间上推动新的社区网络与治理体系,重视法律制度与管理有力衔接,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街区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