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声告白》是80后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小说处女作,2014年6月26日由企鹅出版社出版。该作问世后好评如潮,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于同年荣登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榜首。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成员间所经历的情感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悲剧。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无声告白》的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族裔理论、女性主义、身份理论、家庭教育上,还未有系统阐述隐藏在这些题材之后的“爱的问题”。本文以埃瑞克·弗洛姆主要在其《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爱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死因的分析,启发人们如何去爱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伍绮诗本人的生活经历及其小说《无声告白》的创作背景和媒体评价,总结了至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无声告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介绍了埃瑞克·弗洛姆爱的理论的提出背景,阐述了爱的理论的核心内容——“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病态的爱”、“爱的实践”,最后简要概述了《无声告白》与弗洛姆爱的理论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无声告白》中悲剧的“序幕”——由于“与众不同”的外貌从小备受歧视的詹姆斯,在一次次融入美国社会的绝望挣扎中愈发自卑敏感,通过对这一性格缺陷的剖析,呼吁人们客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博爱凝聚团结。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无声告白》中悲剧的“高潮”——詹姆斯和他的妻子玛丽琳由于沟通缺失导致的婚姻危机,探讨了维持夫妻关系和睦的“爱的要素”,即彼此之间坦诚的沟通和交流。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无声告白》中悲剧的“结尾”——莉迪亚以放弃自我为代价来满足父母过高的期望,通过对莉迪亚父母“施虐倾向”和莉迪亚“受虐倾向”的批判,指出父母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成长,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无声告白》的悲剧成因:父亲詹姆斯自卑敏感的性格缺陷引发婚姻危机,夫妻之间的不坦诚导致家庭关系濒临破碎,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莉迪亚,默默承受着父母令人窒息的“爱”,最终迷失自我,选择自杀。为了避免类似家庭悲剧的发生,文章最后呼吁人们学会客观、理智、真诚地对待自己以及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