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的资产状况,针对农户在不同维度的贫困情况,提出能改善农户资产拥有率的财税政策建议,为完善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提供参考。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文对贫困、资产和资产贫困这三个概念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围绕如何对贫困地区农户的资产贫困进行测量建立了本文的理论框架。首先,为什么要测量资产贫困。虽然在过去30多年里,制度变革、经济增长和扶贫开发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但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石油价格波动等对扶贫工作影响重大的经济、自然、政治因素,我国的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通常使用收入水平作为划分贫困的标准。与收入不同,资产的稳定性较好,是其所有者可以长期使用的存量资本,如耐用品、生产工具、房屋、金融资产等。有了资产,当人们陷入困境时,可以将资产变现,使资产成为“缓冲器”,帮助其在基本生活水平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度过难关。此外,如果贫困人口拥有生产工具之类的资产,就具备了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可以不再依赖于外界的援助,在生产生活上实现自给自足。因此,资产是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返贫问题,缓解收入贫困压力的重要因素。其次,如何定义资产贫困。贫困通常被分为三类: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从早期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工作重点,到多维度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扶贫涉及的领域在一步步扩大。从广义的角度,资产指的是任何能产生潜在正收益的事物,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物权;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行为、交际和影响等。但是对于我国收入贫困人口而言,他们通常没有有价证券、贵金属、珠宝等。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耐用品、住房、人力资本、生产性资产等才是影响收入贫困者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们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再次,怎样测算资产贫困。根据现有文献,测算资产的方法通常比较复杂,实际操作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资产贫困指数这一概念,该指数类似于多维贫困指数,将资产分为生产性资产、人力资本和生活财产三个维度。分别测算各维度的贫困状况并赋予相应权重,最终计算出资产贫困指数。该指数能较全面地反映家庭或个人的资产贫困情况,直观地显示出哪个维度的贫困问题最严重,与平均水平的差距等。最后,结合资产贫困理论与样本测算结果,尝试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即采用适当的财税政策以降低资产贫困率。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即使现在农村贫困人口已大幅减少,依照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因此如何降低农户资产贫困成为本文研究重点。为了使大家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的资产状况有直观的了解,本文选取吕梁市作为案例,对当地国家扶贫重点县480户抽样调查农户的资产贫困指数进行测算后,得出以下结论:在生产性资产这一维度,贫困率达到30.67%。收入非贫困农户比贫困农户的生产性资产贫困率更高,只有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才比较强;在人力资源这一维度,得到的贫困率是27.43%。其中在教育这一维度,2007年至2009年农户的脱贫速度较快,但是医疗维度中,收入非贫困农户的高贫困率不容忽视;在生活财产这一维度,计算出当地的贫困率是20.83%。2009年收入贫困组的生活财产贫困现象普遍比收入非贫困组要严重,但是收入水平与生活财产拥有率之间不是正比关系。假定当农户在以上三个维度中有两个或以上维度中处于贫困时,农户处于资产贫困状态,样本的资产贫困率为36.25%。处于资产贫困状态的农户,脆弱性较强,很可能落入贫困陷阱。本文分析了现有的与资产积累有关的国家政策,以便更好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其中对开启农村消费市场,满足农民基本资产需求有促进作用的政策有:农机具购置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与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它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了政策的预期目标。但是以上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要全面解决农户资产贫困问题,仅靠这些政策还不够。为了使现有资产干预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弥补政策空白。本文建议“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应两者配合,共同促进农户资产积累。首先要完善现有资产干预政策:第一,加大宣传力度;第二,优化监管方式;第三,改进补贴方法;第四,及时与农户沟通,优化供给;第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第六,对服务对象进行更好的定位。其次要适时推广成功的资产干预政策:第一,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保护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促进耕地使用权流转;第二,对于那些住房条件较差,尤其是依然住在竹草屋或土坯屋中的衣户,由政府出资,统一规划,集中建房给予安置;第三,鼓励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形成对口支援关系,使优秀的医疗资源能有效流动,加快医疗的统筹层级,实现医保随人口迁移而转移。最后应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支持力度。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视角转向多维贫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维度——资产。结合生命周期理论、贫困陷阱理论,指出资产脱贫对贫困人口的重要意义,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提出了资产贫困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用于分析资产贫困程度以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该系数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人们在不同维度的贫困状况,为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瞄准贫困人口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