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控制与传输系统研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成像系统可以将高速场景中观测目标的瞬态过程实时准确的记录下来,以慢放的形式重现瞬态过程。例如航空航天领域中物体高速运动轨迹的捕捉、汽车碰撞分析、爆炸力学分析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该领域起步较早,拥有先进的成像控制与传输技术,已研制出应用于各领域的成像系统。国内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与应用,但由于西方国家对华先进技术的进口限制,研究水平相对滞后。因此,自主研制一款高速成像控制与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高速成像与传输系统中的高速成像控制与高速数据传输两方面进行研究,介绍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LUX13H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特点与性能,阐述光纤高速通信的相关技术,结合高速超大容量存储技术,研制了一款高速成像控制与传输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设计了高速CMOS成像与传输系统的系统架构。通过分析目前主流的成像系统架构,结合本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确定了前端图像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后端存储的系统架构。此外,完成系统中所需核心器件的选型工作,控制核心选用Kintex-7系列FPGA,感光元件采用LUX13HS图像传感器芯片,数据实时传输接口选择SFP+光纤模块,图像数据则采用DDR3 SDRAM进行存储。(2)对高速成像与传输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搭建。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LUX13HS自主设计了图像采集电路,根据高速电路的基本规范和设计原则,完成了PCB设计、调试与测试。经验证,本系统具备稳定、可靠的硬件平台。(3)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系统中各模块进行逻辑设计。采用自上而下的思想进行编程设计,完成了CMOS图像传感器寄存器与偏置电压配置的逻辑控制时序;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控制时序;SFP+光纤通信模块的控制时序;DDR3 SDRAM的读写控制时序。本系统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LUX13HS芯片进行研制,在分辨率为1280V×720H(720P)时帧频可达4000fps,满足高速高清标准。同时,LUX13HS芯片支持开窗口模式,通过上位机配置越小的窗口,就可以得到越高的帧频,满足部分场景更高帧频的拍摄要求,灵活方便。此外,系统通过引入SFP+光纤模块,可以做到实时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为一些人类无法进入现场的特殊应用场合提供便利。
其他文献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现就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对如何上好一节物理课的看法,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厚实的物理知识。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厚
<正> 普外科病人引流管的使用较多,引流管的观察与管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引流管的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对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熟悉各种引
在进行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隐藏着很多复杂的、不确定、不安全的技术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分析,找到产生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不断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科技协同创新也被教育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校科
<正>公元七至十世纪的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唐初百年间(618—756年),在统一的环境中,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封建经济长足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开元、天
老年人是时间上的"富翁",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说明老龄化的严重性及为老年人服务的迫切性。本文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当下如何具体的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
针对深层月壤采样过程钻具参数对钻具受力及月壤采样量的影响问题,开展了离散元仿真分析。建立考虑扭转、弯曲力矩及等效引力作用的新型三维离散元月壤模型,通过三轴仿真试验
针对极薄镀锡基板(马口铁)冷轧生产中出现的一类新的复杂板形翘曲缺陷,通过测量分析其翘曲位移模态并与常见的板形C翘及L翘等简单板形翘曲缺陷比较而将其命名为反向C翘缺陷,
本文通过新型压力罐在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压力罐的主要结构参数、及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