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对某市疾病预防防制体系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当前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处置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规范化程度,客观反映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某市制定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策略,建立和完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规范程序,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以2006~2008年某市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收集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非参检验对不同类别的疫情处置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区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1.事件规范处置平均得分79.2分,最高95.0分,最低54.5分,得分在80分以上事件占52.0%,得分在60-79.9分之间事件占42.7%,5.3%事件在60分以下。2. 81.3%的事件对暴发疫情进行确认并明确暴发疫情暴发种类,18.7%事件没有对暴发疫情进行确认;只有37.3%事件在暴发疫情暴发24小时内及时发现。3. 93.3%的事件进行详细地理环境和人群特征分析等事件背景分析;20.0%的事件进行完整的临床表现描述;29.3%事件进行实验室检验;49.3%事件进行首发病例调查;77.3%事件进行免疫史调查;100%事件均进行三间分布分析,其中70.7%事件进行详细完整的三间分布描述。4.所有事件均对患者针对治疗,采取合理隔离措施,均采取通风、消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82.7%事件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98.7%的事件加强监测;所有事件均开展针对暴发疫情的特征、防治措施等宣传教育活动。5. 61.3%的事件对该事件发生原因、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72.0%事件对事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45.3%事件对事件进行经验总结,和(或)提出下一步防范措施,防止事件再次发生。6. 60.0%事件对关联疾病进行上报。43起事件能够在接到报告两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及时率为57.3%;57起事件能够在最长潜伏期结束两周内完成结案报告,及时率为76.0%;24.0%事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结案。7.非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事件级别的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地区的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在疫情发现、疫情调查、报告质量控制和总体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暴发疫情处理和防范措施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5.0%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能力处于中档水平,区2、区5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能力为上档水平,区8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能力为下档水平。结论1.某市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总体状况较好,其中暴发疫情处理能力较高,报告及时性较强,疫情识别能力具备,但疫情发现及时性有待加强,疫情调查能力、防范措施评价以及报告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2.某市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在不同年份和不同事件级别的规范处置状况一致,而在不同地区的规范处置各方面状况都有较大差别,不同病种的疫情发现、疫情调查、报告质量控制方面无差别,但在疫情处理和防范措施评价方面存在较大差别。3.某市大部分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状况属于中档水平,其中区4、区5的处置状况最优,属于上档水平,各指标评价得分均较高,其他地区可以学习借鉴这两个地区的成功经验,全面提高规范处置能力。区8的处置状况最差,处于下档水平,应加强规范处置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