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安全性意识越来越强烈。纺织品的易燃性使其成为引起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很多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不仅用来确保纺织品的燃烧安全性,更成为了阻碍他国纺织品进入本国的一种技术性手段。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易燃织物技术法规体系最健全的国家之一,其织物燃烧安全性法规对我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美国的织物燃烧安全性标准按照产品最终用途分类,测试流程清晰,实验方法严谨,评定标准及标签信息明确;而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专门的织物燃烧性法规,现有的燃烧性标准主要针对公共场所使用的纺织品,对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鲜有提及,测试方法繁而乱,产品适应性不强。全面的了解美国易燃织物技术法规体系,可以更好的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对比研究两国的纺织品燃烧安全性法规和标准,找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不足,为建立我国织物燃烧安全性法规和标准提供指导。 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6个部分:1)介绍了织物的燃烧机理并简述中美两国织物燃烧安全性标准的现状;2)详细介绍了中美两国的常用纺织品燃烧安全性标准,从适用范围、预处理及备样、燃烧实验程序、评定标准和标签要求5个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分析;3)CPSC召回案例的统计分析,帮助企业找到产品问题的关键点,为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生产、设计和贸易提供参考意见;并就美国儿童睡衣燃烧的安全性标准和地毯燃烧性安全标准进行进一步讨论,对我国制定相关燃烧安全性标准提出合理建议;4)对氨纶与16 CFR1610中免检纤维的混纺织物的燃烧安全性进行实验统计分析,发现氨纶与这些纤维的混纺织物显示出良好的燃烧安全性,建议将此类织物纳入16 CFR1610中规定的纤维免检范围;5)分析我国目前在织物燃烧安全性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为建立我国织物的燃烧性技术法规提供理论依据;6)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更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美国织物燃烧安全性法规及标准,对不同用途产品的测试方法、评价指标及标签规定有了更清晰的概念,为提升出口纺织品的燃烧安全性提供了指导方向,更好的规避贸易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在纺织品燃烧安全性标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方法标准多有重叠;标准定义不清晰,缺少明确的市场指导性;标准更新慢;一些常规产品标准的缺失等,建议对现存的标准进行梳理及规整,按照产品用途的不同增设相应的燃烧性标准,明确标准的法律地位并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标准进行制定、审核及监督,从而起到规范市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