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人地协调观居于核心地位。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包含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着“以人教版必修二为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为主题,展开了以教师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研究。通过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也利于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的优化。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法,以人地协调观内涵和相关概念为基础,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有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IPA法进行分析,得出当前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根据培养策略对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人地协调观内涵的理解对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是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理解的重要性评价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高中地理教师对从“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地协调”三个方面去理解人地协调观内涵的重要性评价较低,却对准确区分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重要性评价较高。在实际教学中,从三个方面理解人地协调观内容的实施状况较好,其均值甚至超过了重要性评价得分均值。而对准确区分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实施状况与重要性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区分。(2)高中地理教师对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认为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能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树立人地协调观的要求进行备课、有意识地培养人地协调观、明确教材中与人地协调观衔接的内容,而对教学中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对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拓展和深化以及情感升华落脚点为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评价并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备课、有意识培养人地协调观和明确衔接的内容实施状况好,而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对内容拓展和深化、情感升华落脚点为人地协调观的实施状况较差。因此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中,要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和深化人地协调观内容以及注重教学的情感升华。(3)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时,虽然高中地理教师对其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略低于前两项,但并不能忽略其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对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落实人地协调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人地矛盾的能力、明确人地协调观具体表现的重要性评价较高,而对运用恰当的方法对人地协调观内容进行教学、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以及评价人地协调观培养效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实际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对明确人地协调观具体表现、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状况较好,而对培养解决生活中人地矛盾的能力、对内容进行反思以及评价人地协调观效果的实施状况一般。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强反思和评价,并提高学生解决人地矛盾的能力。(4)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可采取如下策略:对优势区域的因素可通过科学解读课标,全方位渗透人地协调观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相结合来保持优势,突出创新;对维持区域的因素可维持现状,节省精力;对机会区域的因素可通过丰富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素材,增强人地协调观内容的开放性和拓展性,组织反思,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来把握机会,继续改进;对重点关注区域的因素可通过增强人地协调观相关概念的区分和在地理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关注,重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