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盐与明清云南社会经济述论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类矿床在云南境内分布较广,有固相盐矿与液相盐卤两类,历史上以开发盐卤为主。关于云南井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此后虽经历代开发,但直至明清时才有较大发展。明清两朝在云南设有盐官盐役,他们与其它地方官员配合,控制云南盐业生产,征收盐课,维护封建统治。本文据有关史籍,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考究明清在云南盐务管理之得失、盐课的征收及其财政意义等,并试对明清云南的私盐问题和云南历史上的“盐币”作了专题考述。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明清云南盐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及表现,从官府对食盐产、运、销诸环节的管理出发,分析其弊端,提出盐业生产发展是一些地区“改土归流”之根本原因的见解。 第二部分结合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明清时在云南征收“场课”和“引课”的情况,突出盐课在明清云南财政中的地位。 第三部分评述明清云南私盐的类型与缉私手段。第四部分论述南诏以来“盐币”的流通及其废退。“盐币”的使用在客观上对落后地区商品的流通是有利的。 全文旨在突出井盐生产的发展与云南社会经济诸范畴间的互动关系。井盐生产的发展对边疆经济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明清中央政府对云南的控制。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具有特殊性能及用途要求的新型金属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金属材料性能检测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内容、制定产品及方法标准的重要性以及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政策问题对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发展思路  引言  金
本文以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问题(1989.6—2000)作为专题研究,通过对美国人权价值观念、人权外交和对华政策中人权问题发展变化的论述和分析,揭示美国对华政策中人权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