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初中学生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包括对学生平均成绩及初中阶段成绩变化的影响,分析初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后,将学生家庭背景分文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背景,并在参考以往相关研究的问卷的基础上,编写了关于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问卷。然后以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为个案,向初三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同时提取了这些学生初中三年间12次考试的成绩,并采用Excel和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在家庭文化背景方面,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学业平均成绩有影响,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时,学生平均成绩明显较高。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成绩变化则均无显著影响。父亲和母亲最后学历攻读类型均对学生平均成绩有影响,最后学历攻读类型为函授时,学生平均成绩较低。父亲和母亲最后学历攻读类型对学生成绩变化则没有影响。其二,在家庭社会背景方面,母亲职业性质、父母有无行政职务及技术职称,均对学生平均成绩有显著影响:母亲职业性质为脑力劳动时,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相对于母亲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者较高;父母社会地位较高时(本文用具有行政职务或技术职称衡量),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父母社会地位较低者。而父亲职业性质对学生平均成绩则无显著影响,各因素对学生成绩变化也均无显著影响。此外,家庭户口状况和家庭居住地也与学生平均成绩、成绩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析家庭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中的各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原因,笔者认为,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背景是通过教养方式、学习氛围、教育期望、家庭互动情况和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不同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后,因此,可以从家庭、学校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对家庭背景中各个可改变的影响因素的改善,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