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欠佳。临床研究发现即使一般状况相当,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相同的患者,其放疗疗效也不尽相同,分析可能与个体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不同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即ErbB-1,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包括ErbB-1,HER-2/neu, HER-3 andHER-4 )中的重要一员,它与调节肿瘤生长或增殖密切相关。EGFR基因多态性是由于外显子13亚结构Ⅳ的胞外域密码子497(R497K)处由单核苷酸改变(G→A)导致精氨酸(Arg)→赖氨酸(Lys)的替换所产生。体外试验显示,突变型497K与野生型497R相比,能减弱与配体结合的功能,弱化生长刺激、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减弱诱导原癌基因myc,los和jun的功能。目前在食管癌的放疗中尚缺乏方便、准确预测个体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方法和指标。本课题拟检测川东北地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EGFR R497K基因多态性,研究其与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关系,以初步探讨其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为有效的食管癌个体治疗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以69例经病理初次确诊为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的外周静脉血2ml,行全血基因组DNA提取,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法测定R497K基因型。2、所有患者均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并在放疗时及放疗结束后2~3个月行CT及钡餐检查观察肿瘤退缩情况。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基因型与食管肿瘤退缩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69例食管癌患者经三维适形放疗后,有效56例(81.2%),无效13例(18.8%)。携带A/A型(Lys/Lys)、A/G型(Lys/Arg)、G/G型(Arg/Arg)的患者分别为18例(26.1%)、35例(50.7%)、16例(23.2%)。2、EGFR R497K三种基因型与食管癌近期疗效分布有差异(P=0.012)。表达R497KA/A型患者放疗有效率为100%(18/18),表达R497K A/G型患者放疗有效率为74.3%(26/35),表达R497K G/G型患者放疗有效率为75%(12/16)。A/A型与A/G型放疗有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8),A/A型与G/G型放疗有效率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39)。A/G型和G/G型放疗有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957)。3、R497K基因型与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4、食管胸上段患者放疗效果优于胸中下段患者,病变<5cm的患者放疗效果优于病变长度≥5cm的患者,食管癌患者病变部位及长度与放疗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43,P=0.007)。结论:1、EGFR R497K三种基因型与食管癌近期疗效相关。A/A型患者放疗疗效优于A/G型和G/G型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A/G型和G/G型患者放疗疗效近似,无统计差异(P >0.05)。2、R497K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3、EGFR多态性可能作为临床上食管癌对放疗敏感性的潜在指示因子,对选择合适的病人进行分类治疗,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