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目前中国有15所民族院校,分布于不同地区,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骨干人才、中坚力量的重任。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民族院校根据国家和民族地区的需求,依据国家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结构框架与运行制度。经过60多年的摸索,民族院校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随着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本文紧紧围绕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个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研究。在理论上,对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进行了深刻思考,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特征和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上区分民族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异同,有利于我们从深层次角度去理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上,通过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脉络的研究,以及对目前15所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特色、经验和成就进行了深入挖掘,并提出民族院校必须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大政策支持,转变培养观念,改进培养制度,完善培养过程,深化评价反馈机制等综合配套措施,鼓励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新特区,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量多质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制定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为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