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陀最主要的文学成就是他的短篇小说,如代表作《果园城记》。这种乡土叙事的“京派”风格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体现了他最典型的个人风格。师陀仅有的6部中、长篇小说,《马兰》是其中一部,师陀的短篇小说成就突出,备受关注。但他的中长篇小说却很少被讨论,像《结婚》、《马兰》、《无望村馆主》这样的长篇小说尽管受到批评家的关注,但只是讨论其长篇小说的结构叙事,至于师陀的长篇小说的内容特别是主题意蕴方面则谈论的很少:一方面是相比与短篇小说而言,他的中长篇小说无论是叙事艺术还是文学审美成就,都没有短篇小说突出;另一方面是他的中长篇小说大多都有主题先行的倾向,使得文学韵味不足,作品显得粗糙简单化。作者刻意将内容和主题往都市和社会层面靠拢的倾向,虽然有脱离作者个人最典型特征书写的烙印,但小说中不经意流入出来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还是在文本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本文对《马兰》的主题和叙事展开研究。这部小说,有两方面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作者如何将创作背景由乡土果园城转向都市社会,由此使作品具有时代潮流的深刻印记;一是师陀典型的文学特征,如在果园城中表现的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同样贯穿于《马兰》之中,后者常常被人忽视或不谈。本文认为,描写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集体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困境,是作者贯穿于这部作品的一个显在主题。除了这一显在主题外,这部作品还其隐藏主题,那是连作者也未必自觉的却又确实存在的另一个主题:大时代下的个人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道路的探索。 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文本出发挖掘《马兰》的隐藏主题,即从自由与启蒙、幸福与复仇、个人与历史的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这三个母题层面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师陀借马兰的命运对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追求自由幸福道路的探索。本文借用“五四”时期作家鲁迅、三十年代作家巴金和四十年代作家郁茹三位作家的作品,作为解读、阐释《马兰》的参照物。以期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马兰》的隐藏的主题,建立起《马兰》的人物精神追求与“五四”精神追求(如启蒙、个人自由、幸福)30/40年代其他作家的精神追求以及男性/女性追求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重点从三个方面说明主题是怎样被隐藏的。本文认为这部小说,除了模糊化的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神秘化和模糊化的风格,就像是给隐藏主题披了一层纱,遮盖了作者真实的声音。第三部分是进一步分析师陀在小说中隐藏主题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师陀不能不受当时潮流的影响,即《马兰》中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和情节设置与40年代小说存在很多共性;另一方面,隐藏主题的揭示也表明,《马兰》并不是单纯赶时髦的作品,作品的隐藏主题是作家独特的人格特点和艺术风格以及外在的社会环境和批评标准的双重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呈现了作者“不变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