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北京建成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区内40处公共绿地、194条道路与水岸林带、50个专属单位区和25个居住区的树木生长状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北京城市森林的树种结构特征和树木健康状况;并从水平径级结构和垂直立木层次两个方面研究了北京城市森林的空间结构特征;重点探讨了城市森林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的计算与评价方法,并对建成区的绿化空间利用现状、发展潜力和未来可达的空间利用目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树种选择、管护手段、养护措施和垂直绿化等方面,对北京未来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绿化空间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树种结构和分布情况来看,国槐、毛白杨、侧柏是研究区内最主要的绿化树种,其累计数量占到了研究区乔木总株数的53.1%。研究区树木平均密度为156株·hm-2,其中公共绿地(225株·hm-2)>道路与水岸林(181株·hm-2)>专属单位(54株·hm-2)>居住区(30株·hm-2)。研究区中大树(树高≥20m)平均密度为2.4株·hm-2,其中专属单位的大树密度最高(4.2株·hm-2),居住区最低(1.6株·hm-2)。毛白杨、悬铃木、国槐、侧柏、银杏、雪松、洋白蜡等树种是研究区中拥有大树数量较多的树种。 2、研究区树木在水平径级结构上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数量分布格局,树木平均胸径19.7cm,其中公共绿地(22.2cm)>居住区(22.1cm)>专属单位(21.3cm)>道路与水岸(18.5cm)。而研究区树木在垂直立木层次上则呈现“金字塔”式的分布趋势,树木平均高度7.7m,其中专属单位(10.1m)>居住区(9.9m)>道路与水岸(8.9m)>公共绿地(6.0m),公共绿地中的乔灌结合情况要明显好于其它类型用地。 3、大树截干是建成区内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研究区中有20.4%的乔木植株受到截干处理。国槐、垂柳、旱柳、悬铃木、臭椿、栾树是研究区内截干数量最多的几个树种,有71%的国槐、41%的垂柳植株被进行了截干处理。另外,从不同类型区重度修剪树木所占比例的比较来看,道路与水岸林(85.6%)>居住区(39.2%)>专属单位(19.9%)>公共绿地(13.5%)。 4、研究区树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健康水平。健康、中等健康与健康状况较差的植株之比为5:17:3;从不同类型区树木整体健康水平的比较来看,公共绿地>专属单位>道路与水岸>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