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快,第三部门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及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相结合为主,文献方法和比较方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审视和探讨。本文除导论外,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及非营利组织相关理论阐释。该部分界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及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阐发了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对非营利组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状况审视。该部分全面地梳理了我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地指出了我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税收优惠主体的税法地位不平等、税收优惠立法层次定位不当、税收优惠政策零散、税收征管失控、税式支出被滥用;深入地剖析了现阶段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三大原因,即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使税收优惠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社会功能发生的变化使税收优惠的主体变得模糊、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状况使现行税收制度捉襟见肘。第三部分,完善和优化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的对策探讨。该部分从立法与管理两个层面构建了完善和优化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行为的九项政策建议,如构建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体系、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税法地位、调整捐赠税收制度、推行普遍税务登记、严格纳税申报的做法、建立非营利组织免税认证制度以及税收优惠政策预警机制、评估机制和稽查机制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提出一些具有创意的、针对性强的见解和主张,如文中提出和阐发的建立完整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体系、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税法地位、调整和完善捐赠税收制度、以及免税独立认证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