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野安绎(1827-1910),近代日本汉学界、史学界之重镇;日本明治时期“汉文三大家”之首;日本首位“文学博士”。在近代日本西风日炽的背景下,重野安绎为维持明治时期汉文文运作出了巨大贡献。本论以重野安绎的史学理念、汉学观、以及与中国人的交往为主体,通过对其史论、汉文文集、汉诗等材料的挖掘、整理、分析,以期展现身处近代日本欧化大潮中重野安绎毕生力持“汉化日本”之主张。作为近代日本实证史学之嚆矢,学界先学们对于重野史学观的探讨与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对于重野的治史理念,至今却鲜有论及。第一章通过追溯重野安绎从萨摩藩校、昌平黉的学术三变到其史观确立的过程,以明晰其治史理念。明确重野安绎的治史理念有助于我们认识其隐藏在“西方实证”外衣下的封建名分观,此亦即重野所主张史学上的“汉化日本”。作为“明治硕儒”,身处在西风劲吹的明治时期的重野安绎对于当时日本文坛乃至思想界一味追求西化、视汉文为草芥的现象急声呼吁“支那不可辱”、“汉文不可废”。因此,论文第二章将从重野的汉学认识、汉学教育、汉学致用三方面重现其“汉字不可废”、“学贯东西”、“和魂汉才”之汉学观。概言之,此章亦为重野主张文化上的“汉化日本”。基于以上立场,重野安绎与清廷驻日外交官、晚清文人们进行了经年累月的文化交流。第三章综观重野与晚清文人的论文吟诗、笔谈切磋,通过以重野为代表的日本汉学家与清朝外交官、文人的诗文唱和再现中日交流史上汉文学的第四次高潮期,这不但有益于我们深刻体悟近代中国外交使团在东瀛这块异域舞台,演绎了何其绚丽多彩的文化交流戏曲,亦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中日文人的同文同种之情与互动实况。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贯穿重野安绎以上主张的思想内核为“汉化日本”。虽其持论最后淹没在明治“欧化日本”的大潮中,但他的主张对时人重新正确认识汉字文化在中日交流中的地位以及重新定位汉字、汉文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意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