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芳桂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陕西省著名的剧作家。他在历经两次科考后,无缘官场,之后全心投入剧本创作,一生为碗碗腔皮影戏创作了八部本戏和两个折子戏,后世称为“十大本”。“十大本”问世之后,深受群众喜爱,且多部剧作一直活跃在各大戏剧舞台。本文对李芳桂的生平以及他的“十大本”进行了考辨,并就其创作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李芳桂在他的作品创作中,深受时风浸染,他广泛阅读各种戏剧作品,戏剧重视“巧合”的艺术手法在其作品中一以贯之,“大团圆”的喜剧结局引导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在主题思想上,作品表现出女子向往自由爱情,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而不断努力的决心;以及青年才俊希望成家立业、功成名就的人生理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在结构方面,“十大本”结构新奇、布局巧妙,线索分明、框架严谨,小物件的串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语言特点上,由于李芳桂是专门为碗碗腔这个地方剧种所写的剧本,所以作品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乡土方言的运用,使其更贴近群众生活,易于让群众接受,让其剧作一经传唱便在这一片土地遍地生花。作品中大量典故的运用,引经据典挥洒其胸中文墨,纯净高雅又不失鲜活灵动,充分展示作者的文化底蕴,让作品极具艺术魅力;作品中类型角色化的语言,使得李芳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其自己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典型多样。李芳桂的作品有着很高的学习与研究价值,且其对碗碗腔这一地方剧种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