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以角质形成细胞(KC)过度增生、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组织病理改变。研究表明银屑病是由活化的T细胞介导的一种免疫异常性疾病,其中T细胞的活化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启动、维持和复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的细胞免疫过程包括抗原诱导郎格汉斯细胞(LC)成熟;T淋巴细胞活化、分化和增殖;活化的CD45RO+记忆一效应T淋巴细胞迁移到皮肤,并在病灶区内诱导产生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从而发生级联反应,最终导致KC异常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其中心环节是致病的记忆.效应T淋巴细胞在病变皮肤内的异常浸润和I型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因此细胞因子的检测在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变化、转归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银屑病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中药以其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药银杏石榴煎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观察该煎剂对银屑病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11)、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皮损组织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和胎盘生长因子(P1GF)表达水平变化。一方面试图从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指标方面来评价该煎剂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观察银杏石榴煎剂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寻找治疗银屑病新的疗效可靠的药物。研究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皮损进行PASI评分,病人口服银杏石榴煎每日三次,每月随访1次,3月后再次对皮损进行PASI评分,并采用ELISA法检测46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和1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中PAF、VEGF、TNF-fl、IL-6及IL-8的表达水平,并用10例正常人作对照。另外选择了20例进行期及治疗后8例消退期银屑病患者和5例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和正常人皮肤中PAFR和P1GF的表达变化。
研究结果:①银杏石榴煎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血清中PAF、VEGF、TNF-(z、IL-6及IL-8水平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③患者体内PAF、TNF-Gt及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正相关(P<0.05)。④患者皮损中从基底层、棘细胞层到颗粒层以及Munro微脓疡处均可见PAFR阳性细胞,以基底层细胞表达明显,内皮细胞、炎症细胞和组织细胞中也可见到阳性表达。治疗后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1),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⑤患者皮损中P1GF在表皮全层均表达,真皮中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亦P1GF表达阳性,呈胞浆染色。治疗后P1GF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
研究结论:
本实验采用中药银杏石榴煎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PAF、VEGF、TNF-Gt、IL-6及IL-8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皮损组织中PAFR和P1GF表达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l、银杏石榴煎是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的药物;2、患者血清中TNF-0[、IL-6、IL-8水平显著升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及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对病情监测、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3、患者血清中PAF、TNF-fl及IL-8水平可反映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4、患者血清PAF及皮损中PAFR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并可作为临床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银杏石榴煎可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可能是本煎剂治疗作用的基础;5、患者血清中VEGF及皮损中P1GF有高表达,与银屑病的血管形成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银杏石榴煎治疗后患者VEGF及P1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该煎剂能抑制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