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革兰阳性芽胞杆菌,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土壤等环境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上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类综合症。呕吐型由呕吐毒素引起,腹泻型则为多种肠毒素的作用。本研究对2011年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提交的427株疑似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进行复核鉴定,以确认的238株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型别、毒力基因、药敏谱的分布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旨在掌握我国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的生化型别、毒力基因和药敏谱分布特征,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毒力特征和致病机理,为评估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对预防和控制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生化型别特征按照GB/T 4789.14《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对来源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不同地区的区的238株分离株进行生化分型,能够进行生化分型的分离株为195株,分别属于1-13生化型,未发现14型、15型。其中,以生化1型、2型、3型、8型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8.6%、11.0%、16.4%、10.5%,占检测菌株的66.5%。其他生化型的菌株数量较少,均在4.2%以下,占检测菌株的15.9%。生化型别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华北地区主要是1型、2型、3型、8型,华东地区主要是1型、2型、3型、4型、5型、8型,中南地区主要是1型、3型,西南地区主要是1型、2型、8型。可见各地区主要生化型别不一,但均有较集中的4个型别,即生化1,2,3,8型,因此应引起我国重视和密切观察。2.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38株蜡样芽胞杆菌的呕吐毒素相关(NRPS)基因、溶血素BL基因(hblA、hblC和hblD)、非溶血性的肠毒素Nhe基因(nheA、nheB和nheC)、肠毒素FM基因(entFM)、肠毒素T基因(bceT)和细胞毒素K基因(cytK)10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毒力基因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heC、cytK、hblC、hblA、hblD、bceT、nheB、entFM、nheA、NRPS,检出率分别为63.9%、50.4%、50.4%、48.7%、41.6%、40.3%、24.8%、23.1%、13.4%、7.1%。nheC、cytK、hblA、hblC、hbl DbceT检出率均在40.3%以上,是携带的主要毒力基因,而nheB、nheA entFM、NRPS基因的检出率较低。毒力基因型多样,共有58种毒力基因型,最多携带9个毒力基因,未发现携带全部10个毒力基因的菌株,30株(12.6%)未携带任何毒力基因;208株(87.4%)至少携带1个毒力基因;95株(39.9%)同时检出溶血素BL的3个基因(hblA、 hblC和hblD),29株(12.2%)同时检出非溶血性的肠毒素Nhe的3个基因(nheA、nheB和nheC)。我国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毒力基因型多样,是造成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流行病学因素,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3.主要生化型别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生化1型、2型比3型、8型的菌株hblA、hblC、hblD毒力基因的携带率高,而且生化1型、2型同时携带溶血素BL 3个基因的比例也较高,达60%以上;生化1型、3型的菌株同时携带非溶血性的肠毒素Nhe的3个基因的比例比2型、8型高;entFM、b ceT、cytK毒力基因在生化1型、2型、3型菌株中的检出率均比在8型中的高;4个主要生化型1型、2型、3型、8型的菌株中至少检出一个毒力基因的菌株比例均在72.0%以上,说明我国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杆菌的主要生化类型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具有潜在危险性。4.我国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24株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共选择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克林霉素10种抗生素。结果显示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均100%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0.2%、99.6%、87.1%,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仅为0.4%、5.4%。不同地区的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生化型别的蜡样芽胞杆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性显示一定的型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