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付,作为整个交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其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愈发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在其交易机制等诸多方面与传统的现金和信用卡等其他支付手段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移动时代的到来又为第三方支付增添了诸多新的特性。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网购的范畴,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也不再是年轻人消费的代名词,商场中超市里父辈甚至祖辈的人们使用支付宝付款,也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人们的消费习惯显然已经受到了移动时代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另外,新的支付方式是否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例如储蓄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等,都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而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人们的个性心理、所处环境以及消费价值观等,也会对其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则是站在支付方式这个角度,选取了第三方支付这一新兴的支付方式,分别从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范畴,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探索它将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支付方式,消费理论以及影响消费者支付行为的理论机制,以此阐述不同付款方式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第三章首先对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从交易成本、流动性约束以及心理账户三个方面对第三方支付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第四章我们首先以微信、支付宝及其旗下产品“蚂蚁花呗”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其是否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然后,我们引入心理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以情景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五章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促进第三方支付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收入仍旧是决定消费者支出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存在积极作用,经常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消费者平均月消费支出较不经常使用的消费者要高出870.84元,同时花呗额度每提升1%,会使得消费提高0.0719%;最后,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月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成本、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减轻消费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这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卡和信用卡支付,本文选取了第三方支付这一新兴的支付方式进行研究;其次,本文将心理账户理论与不同的支付方式相结合,既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并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同时也会对消费者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的消费者行为作出更加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