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微流控芯片的普及,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很多研究方向中作为反应平台和技术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液滴的小体积和液滴间彼此隔绝的特性使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许多研究通过将分子反应体系包裹在大量微液滴内,获得不同于宏观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多重链置换扩增技术(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是一种常用于全基因组扩增的非特异性DNA扩增技术。通过将MDA体系分散成许多彼此隔绝单元,液滴MDA(droplet MDA)反应对核酸扩增的一致性通常优于普通MDA反应,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单细胞、宏基因组等研究领域。然而,这两种MDA方案在反应原理上并没有差异,溶液中的核酸浓度在反应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上升非常缓慢。本课题致力开发一种基于微流控液滴平台的快速MDA反应方法,能够通过液滴加样的方式控制液滴内的核酸一直处于恰当的浓度水平,从而缩短液滴MDA扩增的时间。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搭建微液滴操控分析平台本课题设计并使用软光刻工艺流程自制了PDMS微流控芯片,通过灌注低熔点合金的方式在芯片中集成了精度较高的微电极。通过注射泵的外部控制功能实时控制输出模式,能够以不同的信号模拟出不同流体波动环境下的流体输出。在搭建好的微流控平台上生成并操控分散在氟油中的液滴,使用脚本配合软件自动进行大量液滴图像的分析。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并优化了普通微流控液滴实验中的实验流程,能够稳定地进行液滴操控实验,为微液滴实验提供了基础。2.优化液滴融合技术、提出新的液滴加样方式液滴融合是一种常用的液滴加样技术,但传统的一对一液滴融合存在着鲁棒性差的问题。本课题创新地提出了“自调节”液滴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液滴尺寸参数获得了显著高于传统方法的鲁棒性,将波动条件下的融合成功率由~30%提高到~70%。这种方案将传统方案中融合成功或失败的二元化结果转变为了加样体积在一定范围内的震荡偏差。对液滴在融合前的位置关系的分析说明,自调节方案中两组即将融合的液滴能够在其自身尺寸差异的诱导下自动改变相对位置:要融合的液滴靠近而不融合的液滴相互远离。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还提出了另一种液滴加样方式:“混合生成”液滴加样。这种加样方式将一组液滴替换成为水相,采取了先破乳(融合)后再生成液滴的方案,使加样能够在流动聚焦的芯片结构中完成。本方法加样成功率略高于自调节方案,并且多次实验的离散系数由~10%降低至~5%,同时尺寸偏差不会随加样次数一起增大,更适用于本课题中重复多次的加样实验。3.通过逐级稀释法实现快速液滴MDA本课题提出了“逐级稀释法”缩短MDA反应所需的时间。这种方案的关键在于控制MDA体系中的核酸浓度:通过缩减MDA起始体积并提高核酸起始浓度,提高反应初期的分子碰撞概率、缩短MDA的缓慢扩增期;在反应进行到快速扩增时期的末期时将核酸浓度进行稀释同时维持其他组分的浓度,使扩增得以继续维持在快速阶段。由MDA体系中的荧光强度计算荧光增长率,划分了判断MDA快速扩增期和反应达到饱和的阈值范围并基于此优化了稀释时间参数。经过优化的MDA体系在总稀释倍数为10~4时,扩增时间仅为低起始核酸浓度MDA体系的~1/4。在评估液滴MDA在不同起始核酸浓度下的均匀性表现后,设定稀释总倍数为10~3。使用本课题提出的液滴混合生成方法对分散在氟油中的MDA体系进行逐级加样稀释共10~3倍,反应时间缩短至对照组的~2/5,有效缩短了反应时间。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逐渐空心化导致公共文化空间不断萎缩和功能弱化,农村公共文化生活越来越匮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给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村民进行文化生活,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而重塑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已经成为能否满足村民对美好乡村生活追求的关键性问题。铜关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
甘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具有燃爆特性的甘薯粉尘,然而现阶段对于甘薯粉尘爆炸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使用20 L球形爆炸仪分析甘薯粉尘爆炸特性,探讨
近年来,废旧聚酯纺织品的高附加值化学回收再利用问题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由于废旧聚酯纺织品体积蓬松,难以与液态降解剂在短时间内有效接触,因此,在化学回收前常需对其进
云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它在地-气系统之间的水循环和辐射能量平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地区云参数的微物理特征及时空变化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全球或局地气候变化以及了解云在气候变化中的气候反馈效应等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数值统计分析的方法对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站网云模式站点的云光学厚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东亚不同地区云光
变形是自然界存在的常态,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变形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民基础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年全世界因为变形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所以了解变形
背景与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难治性、复发性的肠道炎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患者对肠道菌群的过度免疫反应。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
[目的](1)综合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生院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2)通过独立相关因素设立一个院内再出血概率风险预测公式,以期实现对院内再出血的早期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向土壤中排放的重金属逐年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杨树是世界上平原地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灌溉施肥技术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农业现代化已然成为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设备成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山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基础上,以智能减耗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山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针对山区供电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本
高桩码头是港口工程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容易在各种作用下发生损伤,船舶撞击力是其中的主要作用之一。同时,随着近年来码头大型化、深水化的趋势,大尺度码头的空间性对高桩码头内力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尤其是在承担船舶撞击力这种不对称荷载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桩码头群桩遭受船舶撞击等意外荷载的损伤预测以及损伤识别研究被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