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大量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仪器被引入中国,被普通百姓所熟知,这是科普的过程。民国成立之后,涌现出一批优秀且爱国的留学生,他们从国外带回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将之传达给有识之士,来共建中国自已的科学体系。气象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气象知识的普及是科普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之前,气象传播活动便已开展。本文从科技史角度出发,把气象期刊内容的传播、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学内容相结合,系统考察气象科普的传播历程,并分析其社会经济与文化素养的影响。本文重点考察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气象科普体系的初步构建,尽管那时中国气象还处于启蒙阶段,但是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西方已经成熟,它在中国的普及过程就是气象科普的过程。本文侧重于从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气象科普语境的宏观剖析,从科普主客体、科普形式与渠道、科普内容与科普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考察民初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气象科普发展的规律,从而全面总结气象学是怎样走向成熟的。第一部分,在总结分析前人对科普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气象科普的概念,并从理论角度分别论述了近代气象科普的内涵和外延。北洋政府时期的气象科学发展处于独特的阶段,研究其形成背景将对该阶段气象科普有着宏观的把控。接着阐述气象科普建构的过程,明清时期气象科普事业萌芽,一方面士大夫阶层出书告知群众气象知识,另一方面传教士将西方先进气象思想引进中国,并翻译气象学著作。北洋政府时期由国人主导的气象科普体系开始建构,分析其主客体的不断演变,形式和途径日益完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北洋政府时期的主客体演变。主体主要包括科学家和专业性学会的科普实践。科学家主体都是当时从事气象事业活动的一些气象科学家或者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如蒋丙然、王应伟、高鲁、常福元等。学会主体以中国气象学会为首,还包括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地学会和科学社等。客体包括相关学科的知识分子、普通群众和学会的团体会员。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普本身都属于科普,所以,科普的客体范围也随之扩大。第三部分,分析了气象科普的形式和渠道,包括天气预报事业的发展、气象科技人才的培养、气象科学专业刊物的发行和大众媒体气象科普栏目的设置,气象科普文艺更是其极具特色的一个版块,在科学和文艺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将科学通俗化,更加贴合群众。尽管在民国初期,形式和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第四部分,基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专业气象期刊,概括分析气象科普的内容,主要包括原理传播、知识和仪器的科普。这是本文的重点,北洋政府时期公众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一目了然。此时的气象科普仍属于普及基础知识和仪器阶段,所以内容也是最简单的水汽现象、光线现象、气压与风等;仪器是最基础的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第五部分,探究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共气象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促进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科普推动农业发展、灾害防治、航空应用普及;公众气象知识素养的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素养提高、气象研究素养的提升;促进气象学科的独立和专业化、促进气象教育的启蒙和发展、培养气象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气象科普处于气象启蒙时期。分析气象科普是如何一步步逐渐走向成熟的,虽然艰难,但是意义重大,为后期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