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空间的区隔使国家形象的产生成为可能,也使本土和异域的公众产生了具有差异性的观念空间,跨文化传播路径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信息空间的建构弥合物理空间的区隔,并调整不同交往主体所固化的观念空间。因此,国家形象研究以“形象即空间化想象”这一命题为逻辑起点,阐释西方世界自现代性开始后因中国的“不在场”为前提所塑造的变化中的“他者”形象。以“国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为研究视角,就是要探讨中国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如何阐释自己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角色,借以调适异域的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图景等若干问题。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中心主义沿袭现代性的思想体系,塑造了中国这个“低劣的他者”身份以确立其自身的合法性,又建构了一个“高尚的他者”的身份以满足某些“乌托邦”的想象。中国的形象之所以在异域空间中徘徊于“地狱”和“天堂”这两个极端中,是因为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缺位及中国主体性的缺失。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实证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等学科脉络基于不同的形象观延伸出各自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试图解决中国形象被“他塑”的问题,但在跨文化实践中却屡屡碰壁。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大众媒体、形象广告片、孔子学院、举办奥运会等跨文化实践的展开,中国逐步摆脱不在场的尴尬处境,“崛起”为西方世界中的“强大他者”。中国的崛起虽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起到孑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作用,但“中国威胁论”却再度升温,遮蔽了西方对中国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描述。以“中国梦”为代表的叙事话语作为中国民族身份的自我想象,规避了“和平崛起”所蕴含的“威胁”可能,将抗争性话语演变为对话话语,为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对话寻找到了契机。中国建构积极的国家形象,并不是要进行文化输出,也不是新一轮的文化殖民,更不代表着要取代西方国家成为世界秩序的定义者和革命者,而是注重由内而外的主体性建设,转变宣传和广告为导向的形象传播理念,强化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强调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类文明共生的基础上寻求广泛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