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磷矿资源丰而不富,储量为37亿吨,仅次于摩洛哥,居全球第二,但仅占全球的5.5%;平均品位16.85%,为全球品位最低的国家。2014年中国磷矿石产量1.2亿吨,按照目前开采速度,资源保障年限仅为30多年,远远少于全球的300多年,因此磷矿资源保障并不乐观。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黄磷、动物饲料等,中国67%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磷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磷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磷肥的过量施用不仅浪费肥料,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中国是最大磷肥消费国,但国内磷肥市场仍供过于求,因此大量出口磷肥,在国外磷肥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磷肥生产企业降低价格获得市场,形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磷肥的过量施用和大量出口使得国内磷矿石过量开采,这无疑对保障磷矿供应造成威胁。本文是在人均GDP与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呈“S”型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指标,以人均GDP与单位耕地面积磷肥施用量为新的指标,建立的一套更适合研究分析磷肥消费的体系。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磷肥消费变化,选取磷肥变化较大的西欧地区、磷肥消费平稳的北美地区、中国所在的亚洲地区。然后根据此指标体系选取经济发达、已完成农业现代化的西欧5国、北美和亚洲各2国作为典型国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磷肥消费规律。最后根据以上9国磷肥消费规律、中国磷肥消费现状、中国磷肥需求影响因素,总结中国磷肥消费模式,进而分析中国磷肥需求趋势。由于国内磷肥大量出口,因此对于中国磷肥的供应趋势除了考虑国内市场外,还应综合考虑国外需求。对典型国家所在地区进行分析预测,得到全球磷肥需求趋势,结合中国磷肥需求趋势,进而分析中国磷肥供应趋势。磷矿石生产的产品主要为磷肥,磷肥产量的变化对磷矿石消费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根据磷肥供应趋势得到磷矿石需求趋势。考虑中国磷矿石历史生产变化,结合磷矿石需求趋势,进而分析中国磷矿石供应趋势,对提高磷矿资源保障程度意义重大,同时对国家制定磷肥生产政策、磷矿开采政策及是否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