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体模型的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lovezk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交互最直接的体现,而基于农户智能体模型的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可揭示宏观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决策机制,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智能体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以广西生态移民迁入区金桥村为例,基于参与式农户调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开展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农户智能体模型,分析微观土地利用变化的决策机制,模拟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移民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显著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研究区土地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研究区土地利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1996年研究区土地有12种,2005年有17种,2014年有21种;从三期土地利用对比图上看,研究区土地利用地块数量呈现增加趋势,土地破碎化程度加剧。(2)研究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收入、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水田距离、高程、坡度和坡向,同时政策因素影响明显。其中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的内部因素,家庭收入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距离、高程、坡度和坡向属于自然因素。(3)智能体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Netlogo软件,构建了农户智能体模型,并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模型模拟结果较好。将是否考虑政策因素作为情景分析条件,模拟了未来10年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受政策因素影响明显。(4)发挥政府积极作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区受政策因素影响明显,政府应该总结多年来经验,积极借鉴相关生态移民区良好的生态发展建设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政策。同时政府在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下,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
其他文献
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持续退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泉州市地区生态茶园、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不断推广,喷灌技术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生产组织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引起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广泛重视。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领域
面对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的蜕变制约和生产生活发展对土地需求曰益高涨膨胀的双重局面和压力,为满足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近年来国家在权衡各方利益得失基础上逐渐放松
《雨王汉德森》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贝娄的名篇,它展现了主人公逃离现代社会,投入原始部落生活的经历。本文以《雨王汉德森》为蓝本,探讨相关的文化问题——非洲部落风情。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仅为人们生存提供必需品,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一国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2004年,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
社会心态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选择.本文试图从知识分子心态的嬗变来分析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以期对其实质有全方位的认识.
税收是我国主要的财政来源,对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税收能否规范有序进行,也一直是从国家到地方所广泛关注的重点。在各种偷税漏税行为中,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再生砖砌筑成墙体的新型再生砖墙体砌筑技术日渐发展,尤其在墙体结构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就现代
农村学校与地方领导部门加强联系,是农村学校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1997年开始以“整体构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交际教育目标及实施体系”为研究
期刊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源头。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跨国种业企业不断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