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秩序与空间生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桦村是昆明市城郊的一个历史古村,拥有独特的村落空间结构。随着城镇化浪潮的推进,桦村已经被城市的扩张所触及,原有的空间样貌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并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呈现在同一时空的独特社会空间形态,这便激发了笔者的思考与研究兴趣。桦村在传统社会形态下的空间模式和结构是怎样的,其社会空间的构成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内在逻辑?与之对比的发生于现代化与城镇化之下的村落社会空间的形成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转变过程是怎样的?它的空间变迁背后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过程和村庄秩序的变化?这些问题便是本文所要探究和讨论的。本文认为,“空间过程”与“社会过程”是相对应的,因此本文是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对桦村的社会空间及其形态变迁进行考察,同时笔者认为这是乡土社会变迁研究中一种少有的并是值得尝试的研究路径。通过文献搜集和实地研究,笔者对桦村的传统空间形态进行了还原,讨论了其与村庄日常生活于村庄秩序之间的关系。同时重点分析了桦村所经历的空间生产过程,从空间表象、空间实践、再现性空间这三方面的空间结构对空间生产的发生逻辑进行了讨论。传统社会下的桦村其社会空间与当前的空间生产遵循两种不同的空间发生逻辑。前者的形成更多是源于村落社会的自主性力量,如信仰、道德、文化、规约等。同时空间的结构与村落社会是相协调的,甚至可以说空间形态便代表着村落秩序。它是一种“生活空间”、“意义空间”、“秩序空间”,是村民日常生活和社会行动的指导和意义的来源。笔者将这种空间与村落社会的对应关系称为“空间秩序”,空间产生秩序,这也就是桦村的传统空间发生逻辑。而当前的空间生产逻辑则是秩序生产空间,在代表当前秩序的权力、资本、意识形态等强力推动下,以空间规划者、技术专家为代表的空间表象主导了桦村的空间形态变迁,在生产出当前桦村特殊的物质空间景观的同时,也引发了村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剧变、村落整合的危机。村庄不再是村民的“生活空间”、精神家园,而沦为了“生存空间”。桦村正经历村落社会的“去乡土化”,面临着“村落的终结”,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M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下简称“M区文广局”)实际,针对该单位的文化公益性质和文广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特点,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M区文广局内部经济责
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一般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可实现连续在线检测等优点,它的出现和发展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是严重制约和困扰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
财务战略(financial strategy)是指企业为了谋求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为了增强企业财务竞争力,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的流动进行全面性、
目的:应用心肺耦合测评分析技术(CPC)探讨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与客观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应用CPC采集受试者睡眠质量数据,静脉血检测各项血脂水平
<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近两千年间,与封建君王关系密切的佛教高僧层出不穷,他们在宫廷的传法活动,是中国佛教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他们又往往要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如鸠
近观这一年多来的课堂听课,笔者越发有一种感觉,现在的语文课堂中美观、醒目、简洁的板书很少出现了,甚至有一些课堂竟然连一点板书也没有!是现代的科技手段太先进无需这种古
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生物技术开发生产的生物农药、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将大大取代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推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工艺的不断改进,LED的发光效率快速提高,成本却在不断地下降,这使得LED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照明场合中。与此同时,伴随着LED产业的快速发展,LED驱动
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我国稻壳资源丰富,据统计,年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对稻壳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能源方面,其中稻壳锅炉燃烧及生物质发电成为主要的利用途径,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