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热原对体外人全血中IL-6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2年Gordon W. Duff[1]和Elisha Atkins[2]提出基于人体发热反应机制的体外热原试验,利用人体血细胞与外源性热原接触时,可诱导血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IL-1,IL-6,TNF-a等细胞因子)这一原理[3],为热原检查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目的:建立人全血IL-6因子热原检查法。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SIA),测定不同浓度细菌内毒素(LPS)在不同条件下与人全血反应时, IL-6因子释放量的变化。结果:1、新鲜抗
其他文献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地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多数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研究体外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对临床治疗耐大环内酯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和开发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着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离及鉴定金黄色葡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