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混合以及单纯LARS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作为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一旦发生损伤则会破坏膝关节结构的完整性,并且会影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与此同时,ACL的自愈能力较差,损伤后若缺乏及时且有效的治疗,短期内可能会造成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长期可能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而且会对膝关节的功能产生严重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身心健康。当前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现阶段ACL重建术中移植物主要有自体、混合及单纯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但在这一治疗方式下,临床医师或者患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移植物的选择。对于ACL重建术中移植物的选择所存在的争议,本文对比并分析了自体、混合及单纯LARS韧带在ACL重建术后的临床疗效,探索各个移植物的优劣,希望对临床移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骨科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且行ACL重建术的132例患者按照移植物的不同分为自体组、混合组及人工组,统计每组各44例。其中,人工组患者,应用单纯LARS人工韧带予以治疗,自体组取小腿胫骨结节内侧半肌腱、股薄肌肌腱,进行编织后予以治疗,混合组则以半肌腱、股薄肌肌腱联合LARS人工韧带共同编织的移植物进行治疗。利用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Tegner评分等对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1年、2年时的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对骨隧道扩大值、韧带生长因子、术后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回访复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与人工组、自体组相比,术后混合组各时间点的Lysholm评分更高(P<0.05)。人工组术后各时间点Lysholm评分较自体组高(P<0.05)。术后2年时,依据Lysholm评分,自体组、混合组、人工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8.18%、93.18%、88.64%,三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较自体组高(P<0.05);人工组较自体组高(P<0.05);(2)术后两年时混合组、人工组中Lachman试验正常的人数均高于自体组(P<0.05),但混合组与人工组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相较于术前,各组术后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Tegner评分均更高(P<0.05)。混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以上评分均较自体组、人工组高(P<0.05)。各时间点人工组较自体组术后各评分高(P<0.05)。(4)术后半年、1年、2年各组的KT1000膝关节移动度均较术前少(P<0.05)。术后1年、2年时混合组膝关节移动度均较自体组、人工组少(P<0.05)。人工组较自体组的膝关节移动度少(P<0.05)。(5)相较于术中构建的骨隧道,术后1年、2年各组骨隧道扩大值均增加(P<0.05)。术后1年时相比于自体组和人工组,混合组的骨隧道扩大值更小(P<0.05),但自体、人工两组的扩大值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 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更高(P<0.05)。混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GF-β 1、bFGF均较自体组、人工组高(P<0.05)。人工组在各时间点则较自体组高(P<0.05)。(7)术后半年、1年、2年各组的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The hospita1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均较术前高(P<0.05)。术后半年、1 年、2年各组的HS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混合组、人工组均较自体组高,同时混合组高于人工组(P<0.05)。术后2年,混合组、人工组的HSS优良率较自体组高(P<0.05)。混合组与人工组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相较于自体组术后2年时的简明健康量表(Short Fro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情况,混合组、人工组各维度评分均高,同时混合组较人工组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9)混合组、人工组日常活动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扶拐下地时间及弃拐行走时间相较于自体组均更短(P<0.05)。相较于人工组,混合组日常活动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在扶拐下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相较于自体组,混合组、人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过为期2年的随访发现,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时,采用混合韧带、人工韧带作为移植物进行修复,其不仅具有更高的优良率,而且在膝关节功能提高方面取得了相对更好的效果。在近期疗效方面,混合韧带能够更快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同时,术后骨隧道扩大值增加更少。另外,混合韧带的应用,也更能够增加关节腔内韧带生长因子含量。除此之外,混合韧带治疗ACL损伤在术后改善生活质量、缩短运动恢复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基于本研究,混合韧带的近中期效果较为理想,为促进行膝关节ACL重建术的患者尽早康复,我们认为其可以作为ACL损伤临床治疗中首先考虑的重建移植物。然而,混合韧带的制备过程中依然用到自体肌腱,不可避免的带来二次创伤。除此之外,混合韧带的高成本带来的高昂的医疗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由后向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三踝骨折手术处理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折的患者156例,根据后踝骨折的固定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由后向前螺钉内固定组(切开组85例)、闭合复位经皮由后向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闭合组71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
学位
背景目前临床最常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来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以及较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手术分为: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及全椎板切除术等。而椎板成形术常见的并发症有轴性症状、术后“再关门”、颈椎后凸、C5神经根麻痹等。术后轴性症状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下床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有术中肌肉剥离、术后颈椎曲度改变、颈后方肌肉萎缩、术后围领佩戴时间过久以及术后早期对后
学位
背景及目的肘管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生理学尚不明确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虽然关于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式繁多,但最佳手术方式仍尚未达成共识,统一的标准化指南也未被接受或引入。术中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近年来被公认的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在神经再生方面低频电刺激虽有效,但已有研究证明持续低频率的肌电刺激会使所刺激的肌肉活性受到抑制,称为“低频疲劳”。本研究通过对术
学位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微结构退化和脆性骨折的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增加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骨折的风险,重度患者还会引起全身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疾病的临床后果和经济负担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评估高危人群,以便进行适当的干预。肠道菌群是肠道中与宿主存在共生关系的微生物群落。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途径影响着宿主,并且在骨合成分解代谢方面具有一定的作
学位
背景与目的:颈5神经根麻痹(C5NRP)多发生于颈椎椎管减压术后,主要表现为术后立即或延时出现以运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主要累及三角肌及肱二头肌,同时伴或不伴同侧肢体感觉障碍或疼痛,其特征为脊髓功能无恶化,多数患者可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缓解,但仍可有部分患者难以得到完全康复,遗留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如今关于其发生机制仍众说纷纭,主要包括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前或术中的颈5神经根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被公认的治疗膝、髋关节终末期骨性病变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它可以有效的帮助不同患者改善关节功能、消除痛苦,从而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随着近几十年的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运动、生活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患者进行了膝、髋关节置换术。相关文献报道也显示,国内外关节置换手术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假体周围感染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棘手的并发症,是临床医师们均需重视
学位
背景脊柱滑脱(spondylolisthesis)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单词“olistha nein”意为滑动,它广义上指的是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的平移,导致椎节的不稳定。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其主要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目前针对腰椎滑脱的分类和治疗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上认为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或神经
学位
目的对比研究C5/6与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DR、CT以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两者解剖参数、脊髓压迫的静动态因素及脊髓损害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21年7月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C5/6或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85例,C5/6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27~76岁(51.16±10.71岁)。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男1
学位
背景和目的:皮肤创伤是皮肤组织在遭受外力作用后,出现皮肤离断或缺损,而使正常的皮肤结构及功能受损,是一种皮肤上的物理性损伤。皮肤创伤后修复的动态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了从皮肤细胞结构上的修复至组织层面上的修复。创伤后的再上皮化过程中可发生部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um-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导致创伤部位周围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间粘附性下降及许多与细胞粘附相关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