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在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迅速流行后,社会责任报告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在2002年全球报告倡议组(GRI)第二代报告指南问世后逐步占据非财务报告的主导。近年来,在相关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必要性。我国企业发布CSR报告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2009年底,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CSR报告总计446份,形成了空前繁盛的局面。那么这些已发布的CSR报告的质量究竟如何?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笔者对我国目前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基础,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含义及起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含义和分类以及以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公民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为文章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本文的核心研究部分,随机选取271份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报告,然后按照本文的筛选原则从中甄选出24份有效样本,在对有效样本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前沿工具——Sustainability评分标准,即可持续发展报告评分方法,按照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质量评价结果,笔者归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淡薄;(2)愿景和战略不够具体化;(3)环境绩效行业指标缺乏数字化;(4)第三方审核制度尚未建立和规范(5)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缺乏统一基础(6)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有待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企业自身,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等角度,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并对社会责任报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