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评价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后置双J管时间选择的应用研究。 方法 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按其住院号的奇偶性进行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23例,术后1个月拔管,第二组52例,术后2个月拔管。拔管前调查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尿液分析、尿细菌培养、在手术室局麻,无菌操作下用膀胱镜拔管,用无菌手术刀片切近,远两段,放入无菌玻璃试管内,立即送细菌室行双J管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拔管2个月后通过B超、腹部X线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P),了解排石情况、肾积水恢复程度及有无输尿管狭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在KUB及IVP复查显示输尿管碎石成功率及狭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测量每组术前与术后肾积水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52)例发现双J管内细菌生长25例与第一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1种细菌(E.coli)。其中14例近,远段均发现细菌生长,11例仅远段有细菌生长。第二组拔管前膀胱刺激证、耻骨上区不适感高于第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尿常规中红细胞数与双J管细菌培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数>30/u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越长,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术后1个月拔管较术后2个月拔管,出现感染与膀胱刺激证、耻骨上区不适感的发生率较低,而对术后肾积水的恢复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