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在英译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如何传达禅境的问题。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了道和禅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影响。道以流动无形的“气”为元范畴,宇宙即是生生不息、浑涵宁静的生命流动,即“气”;禅则是在心性的返璞归真中与自然和宇宙合一。两者都注重心境的冥默清虚,即放下自我本位,超脱世俗干涉,凭着生命本身的灵境感知宇宙的生命节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第二章说明两者与中国山水诗创作的关系——“诗者,天地之心也”,尤其是在山水诗中,道和禅的心境表现为空寂的山水,虚静的凝思和生命的本真。通过清虚的自然,诗人昭示着文字背后的渊默境界——“宁静的排钟”,在此境界里,简净透明的文字作为诗的语言,与诗人内心的自然连同宇宙本身的自然融为一体,消泯了一切世俗语言的痕迹;第三章阐释了传统中西译论在译者与文本的关系、译者主体性方面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的思想渊源,并引用例证说明这些差别会影响到最终的翻译结果。西方文化重视智识下的统筹与对立,在诗学上也有酒神与日神之传统,相应地,在译学上,西方学者重视实质与实用,因此按照传统西方翻译理论,无法通达中国山水诗与世无涉的宇宙直觉灵境。要达到这种境界,译者要脱离世俗的境地,完全沉浸在原诗背后那种“天人合一”的渊默境界里,体会那种冥默清虚的“道”,并以自然的语言映照内心的直觉灵境;第四章从玄翻译学的角度论述了这种翻译思想的本质,即,在对一切现成理论体系的解构中,发现诗歌背后的“纯语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行文方式,甚至对于宇宙本体的不同观照方式,都不能阻挡同一个自然通过纯语言在中西文化之间产生共鸣。一方面,诗歌是人类存在共同的源境域;另一方面,中西文化在直觉灵性上亦有共通之处。因此译者要实现的不是一种“动态对等”而是一种“动态共鸣”,一种穿越不同时空、不同言语、不同认识论的共同语言,亦即“纯语言”,在此,译者便实现了诗歌的宇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