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就已持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它能对一国经济目标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产生显著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经历了多次明显的通货膨胀,每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为缓解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性措施,加之各个国家的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及国际大量游资的流动等,促使我国在2010年又出现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选择合理适当的政策措施治理通胀、稳定物价,以此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已一再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而要实现这一经济目标的首要前提是掌握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经济因素的冲击都将造成我国经济波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而在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中,又主要体现为货币因素、需求因素、成本因素、输入因素、预期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此外,考虑到我国通货膨胀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一定的周期性,这可能使得在不同的阶段形成通胀的原因不同。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在对前人的相关研究作出综述的基础上,系统性分析了当前影响通货膨胀的一般性成因,并以2002-2012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根据近年来的通胀现状将研究时期划分成了2002-2005年、2006-2009年、2010-2012年三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参数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并结合具体国情,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在所有影响因素当中,预期因素和输入因素是2002-2012年间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共同性成因:其中,预期因素的持续影响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存在较大的惯性;而输入因素对我国通胀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常年的贸易顺差和国际热钱涌入而导致外汇储备攀升所引起的。除了预期因素和输入因素是整个研究时期里我国通胀产生的共同原因外,其余各个时期的通胀成因存在着各自的差异:2002-2005年间,这一阶段的通货膨胀成因是需求因素。源头是中国加入WTO后净出口增长拉动的需求增长;2006-2009年间,这一阶段的通胀成因是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其中需求因素是主导因素,源头是当期旺盛的投资需求拉动的总需求增长;2010-2012年间,这一阶段的通胀成因是成本因素和货币因素,其主要诱因是成本因素,源头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致的我国原料成本的上涨。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通胀的各个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