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艺术形象是古代文化、人类的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的体现,是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和描述,其中不免有些形象过于夸张怪诞,于今人看来有些荒诞或不可思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兽多出自于《山海经》或其衍生《神异经》中的描述。由古至今学术界对《山海经》以及相关的文献的研究就不曾间断过。改革开放以后,在的西方文化和艺术大量涌入国内的环境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象的研究带来的不少的冲击。笔者认为在上述的“异文化”当道的现下,学者、设计师们更应该从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结合中西艺术特点,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去传承和创新,建立在一种跨文化领域的基础上,来从新阐释本土固有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和对《山海经》文学角度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新的进展,对于这些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深入和丰富对中国传统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本文主要以《山海经》中提及的异兽形象再创造为出发点。异兽不同于一般的世俗传统艺术形象,它较多的受到上古审美的制约,不仅是神话故事当中出现的艺术形象,也是对《山海经》讲述内容最直观的反映,是研究《山海经》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山海经》的史料研究,结合文字研究和流传下来的明、清《山海经》图释的研究为出发点来进行异兽形象设计的阐述。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第二章《山海经》概述,对《山海经》、《山海经图》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明清古本《山海图》异兽形象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征。第三章中国雕塑艺术的现状及产品价值,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征以及中国雕塑艺术的现状,并在全球化视角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分析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意义和产品价值。第四章异兽形象,将笔者毕业设计所选择的50个异兽形象的原文描述以及明清古本中的图画形象进行分析,结合当代雕塑设计制作手法进行传统艺术形象再设计。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及对当代雕塑设计手法的重新审视,将《山海经》等描述上古世界中异兽形象进项再设计,对传统艺术形象和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