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网换乘节点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客运专线即将成网条件下,公交化运营模式将是一个发展方向,旅客自发地选择换乘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线路条件和车站客运服务设施的不断改善,票务系统、列控系统、调度指挥系统的不断改进,最终可能会实现以换乘为主的高速换乘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存在客运专线网络中换乘节点的布局问题,合理布局换乘节点是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率,加速动车组周转,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对客运专线网络中的换乘节点布局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别从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和旅客换乘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旅客换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客运专线的路网条件及客流条件,初步界定了换乘节点的构成范围。(2)分析了换乘节点布局的影响因素,采用聚类理论分析方法确定了换乘节点的初始备选集,从而降低了求解问题的规模。(3)对路网进行了抽象描述,构建了客运专线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求解路网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径路的搜索算法。(4)对客流进行归并,只考虑客运专线主要干线上的大型客运站,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OD客流在其最短径路上的换乘站处进行拆分,将拆分的客流往换乘站或换乘区间进行叠加,并设计了计算任意两换乘站间的客流叠加算法。(5)通过分析旅客的候车时间、换乘时间消耗与列车服务频率之间的关系,成功构建了客运专线网换乘节点的优化模型。(6)通过分析模型的特点,设计了适合模型的求解算法,并以自构造的客运专线网络图为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同时,为提高旅客换乘的可能性,还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最后,本论文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给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解决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使用“绿色”燃料的是解决石油危机的一大出路;不断开发新的燃烧技术则可以不断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本文在柴油机燃烧生
编组站对列车的中转、改编作业一直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编组站作业仿真平台就是在此背景下搭建起来的,旨在提高铁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尽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
预应力锚索在地铁工程中主要是作为支锚结构体系而大量应用。本文结合地铁工程中锚索的具体应用,以基坑工程、隧洞工程的有关预应力锚索的工作原理、设计、施工、试验长期监测
传统的单点交通响应信号控制方法已经能够令信号控制设备完全代替人类采集、处理、分析和预测交通需求数据,动态调整信号配时,但仍需依赖人类现有的知识构建的规则或模型,在各类场景下信号配时方案的选择都相对固化,同时缺乏信号配时方案对性能影响的评价,无法利用评价改善现有的规则或模型。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单点信号控制,使交叉口层面的智能体与交叉口环境进行交互,通过尝试各种信号配时动作开拓经验,通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们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巨大优势,我国各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500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就占据三分之一左右;另外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
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速车辆周转、提高作业效率和保证车站畅通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保障安全是对调车作业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对以调车和小运转作